读书心得《道德经三百问》:188.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谁是“母”,谁是“子”?的读书心得2023-05-06 21:54:03 道德的读书心得,道德经的读书心得,问的读书心得,以的读书心得,德的读书心得,母的读书心得,知的读书心得,子的读书心得,道的读书心得, 前一章说“尊道贵德”,本章是承前启后。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谁是“母”,谁是“子”?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始,道也。道 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子,一也。既知道已,当复知一也。'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已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也。'没身不殆’,不危殆也。”说“道”是母,“一”是子,有点特别。 王弼注:“善始之,则善养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则可以为天下母矣。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说“母,本也,子,末也”,不好懂。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说:“此文一开始就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的起始,因此也是天下的母亲。然后,从'母’说到了'子’。'子’只要守护好这位伟大的母亲,终身都不会陷于危殆。”(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57页。)说道是“母”,没说“子”是谁。 陈鼓应今译:“天地万物都有本始,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如果得知根源,就能认识万物;如果认识万物,又持守着万物的根源,终身都没有危险。”其注释为:“母:根源,指道。子:指万物。”(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65-266页。) 刘笑敢认为:“在本章中,'母’字重复三次,也都是指代宇宙的总根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显然讲宇宙万物的生成和起源,其功能和道的生成意义是一致的。但是,'母’毕竟还是比喻性的概念,不如道的概念更抽象普遍。”(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17页。)他的观点与陈鼓应一致。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一句是前面章节内容的重复。第一章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把它简化一下就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可以为天下母。”这句前面虽然没有出现“道”字,但很明显地是在说“道”。道“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句翻译就是:天下万物都有本始,或者说本源。这个本源就是道,道是生育万物的母亲。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然晓得了天下万物这个母亲,就应该知道天下万物是谁的儿子。换句话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亲,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儿子。这里的“其”是指示代词,句式如不厌其烦、查无其事等。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既然知道是谁的儿子,就应当回归守护这个母亲,这样终身就没有危险。老子是以拟人法说事,你知道了自己的母亲——道,就应当回归守护母亲——道,不知道则另当别论。守护母亲的方式方法就是要尊道贵德;尊道贵德就终身没有危险了。从而,引起下文。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道德经三百问》:188.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谁是“母”,谁是“子”?的读书心得, 道德的读书心得,道德经的读书心得,问的读书心得,以的读书心得,德的读书心得,母的读书心得,知的读书心得,子的读书心得,道的读书心得,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读书心得
|
诗档日照诗刊微刊总535期《日照诗人档案》壬寅卷之郑培彩郑培彩女,笔名:夕阳红。1944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日照市五莲县人,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退休。现为五莲县老干部大学诗词班学员,日照市格律诗词研究院院士、莲前一章说“尊道贵德”,本章是承前启后。“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谁是“母”,谁是“子”?先看古人的注解:河上公章句:“'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始,道也。道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
人受伤后,如果伤口范围较大或损伤较严重,那么伤口在康复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结痂时,会有很痒的感觉。生产痒的感觉的原因是_____。A、伤口在愈合时,刺激了毛细血管的修复,旧组织被分解吸收,从而产生痒的感觉B、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快速生长的新生组织会刺激挤在一起的新生神经,产生痒的感前一章说“尊道贵德”,本章是承前启后。“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谁是“母”,谁是“子”?先看古人的注解:河上公章句:“'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始,道也。道为天下母。'既得其母,复知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