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五大名场面战役的读书心得2023-05-06 21:54:03 场面的读书心得,大战的读书心得,第二的读书心得,世界的读书心得,名的读书心得,战役的读书心得, 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一,幻影突击-德国的闪电战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法国人一战以堑壕战赢得胜利后,耗资2000亿法郎修建了“马奇诺防线”,以为高枕无忧。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27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所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并借此战术避开了马奇诺防线,将40万英法联军合围至敦刻尔克港口差点改写历史。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希特勒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二,胜利大逃亡-敦克尔克大撤退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突袭波兰,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军事支援波兰。9月27日德国占领华沙,波兰沦陷,此时英法两国只谴责德国。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德军的主攻由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向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坦克无法通过之崎岖森林阿登山区进攻,令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出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击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被包围在法国北部法兰德斯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0,000名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 5月20日德军部队切断了的英法联军与其南翼法军的联系,英法联军3个集团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法兰德斯地区,随后德军抵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联军被压缩在宽50公里的敦刻尔克周边滨海地区。早在5月20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提出撤退,希望每天撤退10,000人,5月26日英国海军下令撤退行动。 英国的撤退计划面临几项难题,首先德国空军在敦刻尔克的港区内击沉许多船只,威胁进出水道的安全,附近海域出没的潜艇也大幅威胁水面船只的安全,敦刻尔克西面的沙滩区水深不够,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与运输舰只能停泊于1.6公里之外,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英国能够动用的船只数量太少。 撤退计划的执行由多佛的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指挥,第1步是调动运输车辆,将食物和医疗设备送往多佛,以应付退回来的大批部队。随后,建立通讯网,以维持行动的顺利进行。第1天德国空军猛烈轰炸敦刻尔克,将港口炸成废墟,阻止联军撤退,英国海军军舰由于吃水深,无法靠近海滩,撤退速度较慢,5月27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英国最乐观的估计是能够将45,000名部队在德军占领海滩区前成功撤出,然而以第1天的作业效率来看,英国要40天才能将所有的人员撤离。 拉姆齐中将提出紧急呼吁平民提供船只,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他们驾着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游艇、内河船只等超过850艘。冒着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穿梭于海峡之间,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英国本土。英军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援这次行动。 5月28日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近17,000人撤离。开始撤退后,德军加强地面攻势,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英军竭尽全力地坚守其东、西侧战线,以保持向海峡沿岸撤退的通道,并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各式各样的小船充当摆渡,还将卡车沉入海中,作为海滩延伸入海的登船栈桥。德军投掷的炸弹在海边沙滩上爆炸的威力大减。5月29日撤出了47,000人,同时估计每小时有2,000名士官被送离法国海岸。5月30日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军空袭,联军撤出近50,000多人,5月31日撤退人数达到68,000人。 敦刻尔克的包围圈逐步缩小,但德军无法阻止联军从海上撤走部队,英国空军为了掩护地面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有力抗击德军的空袭,尽管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6月1日仍有60,000多人撤出。 由于德军空袭和逼近敦刻尔克海滩的炮火,6月2日撤退开始转而利用夜间进行,其后3天联军利用暗夜的掩护每天将26,000人撤往英国,6月4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退的40,000法国军队被俘。 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历时9天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000人、法军约95,000人、比利时军约33,000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就把340,000大军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大量的有生战斗力。 三,血战长空-大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战役(Battle of Britain),又称不列颠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 不列颠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的流亡政府,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 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德国为了避免与英国开战,于是在1940年6月向英国发出妥协的要求,但最后遭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拒绝。 德国制订了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务求对英国进行登陆作战。作战拟定以步兵登陆英国南部,并深入及占领伦敦,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一举占领英国。但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因此,德意志帝国元帅戈林便受命歼灭英国的空军。希特勒及德国最高统帅部把此次行动的最早日期定于8月5日,代号为“鹰袭”。在8月6日,戈林才把进攻日期正式定于8月12日,名为“鹰日”。然而,因为英国南部天气不稳定,德国空军于8月13日才发动对英国的空中攻势。 8月13日,德国轰炸机袭击英国沿岸的雷达站,其中6座遭严重破坏、1座全毁。8月13日,英国南部天气依然不稳定,戈林对英国城市利物浦发动轰炸,造成英国大量平民伤亡。后来德军因为迷航又攻击了伦敦,英国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进行反击,在8月下旬接连轰炸德国首都柏林。 德国为了对抗皇家空军的夜袭,便于9月初发动对伦敦的空袭,双方原先遵守不攻击对方城市的默契自此打破。以至于空战白热化,以下共分四个阶段。 1940年在伦敦上空的HE111轰炸机 休·道丁在空战第一阶段,即1940年7月10日至8月23日,德国空军主要攻击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船队、袭击南部港口,企图诱歼大量英国战斗机,为实施“海狮”登陆行动作准备。休·道丁指挥部属综合使用战斗机、雷达和高炮,有控制地集中战斗机(在较远的北部保留部分后备力量以对付德国空军的纵深攻势),采取从各个方向截击的作战方式。德军付出了被击落367架的巨大代价,使英军12个机场和7个飞机制造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6个雷达站一度失去作用,1个指挥中心被炸,1座弹药库和10座储油库被毁,但德军选择目标不集中,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兵力,降低了突击效果,再加上英军顽强的抗击,没能达到预期目的。英军在这一阶段损失183架。 从8月13日开始至8月23日,即空战的第二阶段,德国空军企图打开通往伦敦的空中通道,以消灭剩余的英国战斗机并摧毁其地面设施和飞机制造厂,随后对伦敦实施集中轰炸。休·道丁命令派遣尽可能多的战斗机去保护南部的飞机制造厂,并对进攻地面设施的敌机实施截击。在历时10天的战斗中,德国对英国进行了5次大规模轰炸,企图摧毁英国空军。德国空军采取的战术手段是集中优势兵力,空袭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空军主力配置地区,采取大机群出航,小编队进入目标分波次连续突击,使英国防空力量不能实施集中抗击。1940年8月13日至23日,德国空军损失290架飞机,空中攻势受挫,而英国战斗机则损失114架。 正在燃烧的伦敦市 就在英军遭到无法长期承受的巨大损失,即将陷入崩溃的边缘的时候,德军却突然改变了战术,不再攻击英军的机场和指挥中心,转而对伦敦实施大规模空袭,不料英国人受到此等刺激后变成绝对抵抗到底,不列颠之战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使柏林市民也真切体会到了战争。希特勒被激怒了,扬言要彻底毁灭伦敦。9月3日,戈林召开了参谋长会议,决定从9月7日起攻击重点转为伦敦。9月4日,希特勒在对内演讲中声称将以夜袭来回报夜袭,英国人投下一千千克炸弹,德国空军将要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炸弹去回报。 为了报复英国人8月25日对柏林的空袭,戈林转而命令德军从9月7日开始大规模空袭伦敦。9月9日德军不惜代价地继续闯入伦敦地区上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使此役的战略目标彻底的变化。9月15日经过八天的调整和补充,英国空军先后出动了19个中队300余架战斗机,迎战前往伦敦的德军2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激烈的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英军英勇抗击下,很多德机漫无目的投下炸弹,匆匆返航。全天有56架德机被击落,其中34架轰炸机,另有12架在返航和着陆途中伤重坠毁,还有80架飞机是带着满身的弹痕着陆,英军在空战中损失20架“飓风”和6架“喷火”,还有7架伤重报废。这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从10月1日开始,对英国的空袭改为夜间进行。 德军并不甘心这样的失败,仍继续对伦敦并扩大到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实施夜间空袭,不列颠战役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空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对英国工业城市进行空袭,削弱英国的军事工业,并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军的大量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还可掩护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中,最典型的战斗就是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1941年3月起,随着天气的好转,德军的空袭也逐渐加强,这时德军发动空中攻势目的只是为了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掩盖即将开始对苏联的作战。5月10日晚,是德国空军主力调往苏联战场之前对伦敦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当晚德军出动500余架次,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所有参战飞行员都得到指示,可以将炸弹仍在任何地方,700吨爆破弹和燃烧弹落在伦敦市区,燃起的大火照亮了大半个夜空,伦敦平民有1436人被炸死,1800余人重伤。随着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的开始,德国空军主力转往苏联战场,对英国的战略空袭也终于停止。不列颠之战终告结束。 虽然德军在空战中始终保持着优势,但由于BF109战斗机航程过短,飞越了英吉利海峡来到英国本土上空之后仅能持续作战15分钟就得被迫返航;相较之下,虽然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航程也很短,但由于战场就在英国本土上故英国驾驶员可以驾驶到最后一刻才跳机,所以整场空战对德军来说是处于地理位置上的劣势。 最终虽然德国击坠了更多的英国战斗机,但由于航程问题始终没有获得根本性的解决,加上希特勒自始即不愿意对英国开战,进而将目光转向苏联而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方面将此战役的结果刻意解读为对德国的重大胜利,并且大量以政治宣传的手法不断扩张,使得不少人忘记了其实英国的损失还比德国来的严重。德国空军无法摧毁英国皇家空军,也无法掌握英国南方,海峡沿岸的制空权。 过了10月之后,登陆英国本土计划因为天候与海象的关系已经无法执行,德国也必须暂停作战进行整补,准备下一阶段对苏联的作战。因此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终止执行,对英国地面目标轰炸改为以夜间为主,大规模对英国的空中行动在此时划上休止符。 四,鏖战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近200个师,550万人和3个航空队的数千架战机扑向苏联,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了。 深蓝色为德国,红色为苏联 根据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德军的目标是在3-4个月内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至阿斯特拉罕以西的苏联领土。苏德战争初期,由于苏联军队准备不充分和苏联领导层的错误判断,以及苏军受大清洗的影响,苏军节节败退。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方向,德军组织多次钳形攻势大规模围歼苏军,仅基辅一战,苏军就损失八十余万人。 1941年7月22日晚,德军飞机开始对莫斯科进行轰炸,9月底轰炸停止,整个战争期间莫斯科遭受了134次空袭,德军投下了1526枚高性能炸弹和45000枚火焰炸弹。9月10日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斯摩棱斯克被德军攻占,并且德军俘虏了苏军超过40万人。德军将以斯摩棱斯克作为跳板,进攻莫斯科。 然而,持续近两个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粉碎了德国三个月灭亡苏联的计划,再加上德军在其他方向上的拖延,使得德军从9月30日才开始进攻莫斯科。德军将进攻莫斯科的计划的行动名称定为“台风”。 德军首先在布良斯克发起猛攻,苏军前线指挥官叶廖缅科认为德军会将布良斯克作为整个进攻的中心点。但是,在9月30日古德里安的部队从更南部的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很快,古德里安的部队就攻入叶廖缅科部队的后方,包围了苏军前线的主力部队。 两天后,德军又朝奥廖尔进发,随后抵近图拉。为了遏制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前进,苏联决定派遣空降部队进行增援。这有效降低了古德里安部对莫斯科南部的威胁。 然而,德军又改变了进攻方向。第4装甲集群突然又向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公路一线的苏联西方面军和后备军发动进攻。突然发动的进攻让这一线的苏联军队难以招架,苏军防线很快被德军突破。 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斯大林难以相信苏联已经战败,但是希特勒对于苏联的战败已经深信不疑,10月4日,他对德国民众说到:“东部前线正发生着伟大的变革,几个小时前,一次全新的大规模行动已经开始,最终,我们将消灭东部的敌人。”次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撤退命令但却为时已晚。德军的两个装甲集群已经汇合,准备撤退的苏联军队被包围。苏联军队士气低落。 在完成对苏军主力的包围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包括党卫军帝国装甲师在内的几个装甲师和几个摩托化步兵师向莫斯科进发。东进道路上,德军在距离莫斯科205km的地方遭遇一支430人的苏军中队的顽强抵抗。这支苏军中队拖延了德军几个小时。最后,该部队仅剩29人,在撤退之时他们仍在战斗。 虽然在苏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时,德军仅前进了二十余公里,但对于莫斯科来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时,作为“救火队长”的朱可夫从列宁格勒赶到了莫斯科。虽然,德军只有部分师旅开向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也只是对苏军主力围而不歼,但莫斯科的防御仍然需要重构。 苏军在距离莫斯科120km的莫扎伊斯克构筑了两条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的第一条防线超过两百公里,由反坦克壕沟、火炮和混凝土碉堡组成。作为后备力量的莫斯科军校学员被首先派往了该防线。但是仅靠军校学员来守卫超过两百公里的防线是不可能的。苏联临时组建了许多后备部队,但这些部队缺乏训练,是很难抵挡德军进攻的。莫斯科保卫战前,在列宁格勒附近集结的大批预备部队(准备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也马上被调往莫斯科。同时,苏联也从西伯利亚调遣预备部队紧急增援莫斯科。正在双方要进行更大规模搏杀时,秋雨季节开始了。 保卫莫斯科的海报 俄罗斯的公路路况本就非常糟糕,再加上秋雨浸润,使得道路泥泞,更加难以通行。德军的汽车、坦克等机械化载具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秋雨加上泥泞的道路,给德军向莫斯科进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后来,德军也将没能及时攻下莫斯科归结于天气原因。如果说,泥泞的道路是阻止德军前进最好的障碍,那么,它同样也给防守的苏军造成了困扰。 天气的变化使得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步伐开始放缓,最终给了苏军重新组织防御的喘息时间,虽然德军兵临城下,但苏联军民仍贯彻着一步也不后退,保卫莫斯科的箴言。即便苏共中央委员会、大多数政府机构、外国使节和许多企业都撤到了古比雪夫(实际上当天在古比雪夫也进行了阅兵式),斯大林仍然坚持留在莫斯科。11月7日,正值十月革命纪念日,斯大林决定照常举行阅兵仪式,并亲自出席。 斯大林在阅兵式上讲话 斯大林在阅兵式上发表讲话。这向全世界表明了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战斗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为守卫莫斯科而浴血奋战的苏联军民。 就在阅兵式结束不到一周,中央集团军群就重新调整了部署。苏联军队也在重新布置防御。到了十一月中旬,莫斯科已经接近进入冬天。路面开始结冰。尽管严寒已经对德军的推进产生了阻碍,但德军装甲部队仍能以每天10公里的速度向莫斯科推进。不久,在莫斯科南部,古德里安的部队突破了图拉防线。霍普纳和霍特的第4、第3装甲集群也在靠北一线重新部署,并继续向莫斯科挺进。不得不说,德军在十一月中旬的攻势中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甚至在伤亡率方面还在下降,推进速度虽大不如前,但仍然比苏军投入部队的速度要快。此时对于德军而言最大的敌人是短缺的后勤补给和装备的损耗,没有受伤的德军士兵也因为长期作战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从11月26日至11月29日,德军的攻势虽然在不断拉近与莫斯科的距离,但将军们已经意识到苏军投入的援军数量大大超过他们的估计,哪怕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并不高。无谓的推进也只是在浪费越来越少的补给,消磨部队最后的意志。11月29日,中央集团军指挥官冯·博克认为,应当停止进攻以防止进入持久战的境地。 12月初,对于苏军来说,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此时他们仍拥有420万人的兵力,这是强大战争潜力创造兵源的结果。不久,苏军开始在莫斯科南北两个方向对德军进行反攻。苏军的猛烈攻势,很快将德军的补给线切断。德军物资匮乏,士兵缺少冬装和伪装服,汽车和坦克也因为油料耗尽而被遗弃。德军主力不得不向西撤退到战役发动之前的位置。 莫斯科战役是二战以来,德军第一次在陆地上遭受的重大挫折。三位装甲集团军群指挥官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最终希特勒决定亲自挂帅,指挥战斗。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挽回德军的颓势。直到德军的后备部队填补了防线上的缺口,战线才逐渐稳定下来。苏联方面,由于大量工业企业的搬迁,苏军的补给在后来也出现困难。最终,苏军的反攻在1942年1月停了下来。经此一役,德军损失50余万人、1300辆坦克和2500门火炮。相较而言,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损失的人员数量是法国之战的三倍多,是波兰之战的十余倍。德军的“闪电战”时代到此结束,双方从此进入了长时间、高消耗的拉锯战。 五,帝国覆灭-攻克柏林之战 在1945年1月至2月间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结束后,苏联红军于柏林以东60千米(37英里)处暂缓推进脚步。3月9日,纳粹德国政府启动克劳塞维茨行动,制定保卫柏林的计划。德意志国防军于3月20日在维斯瓦河集团军新任指挥官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将军的指挥下于柏林郊外开始第一阶段的防卫准备。 苏军于4月16日重启攻势;两个苏联方面军分别自东方与南方对柏林发动攻击,另一支苏联方面军则歼灭了驻守柏林北方的德军部队。在对柏林发动总攻击前,苏军便已陆续占领施劳弗高地与哈尔贝等地,并完成对柏林市的合围。1945年4月20日,在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56岁生日当天,由乔治·朱可夫元帅指挥的苏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开始炮击柏林市中心,而伊万·科涅夫元帅所辖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则突破了中央集团军的防线,并向柏林的南方郊区推进。4月23日,赫尔穆特·魏德林将军接掌柏林防务。柏林城内的守军主要由数支残缺不全且组织涣散的国防军及武装亲卫队单位组成,辅以训练不足的国民突击队与希特勒青年团成员。苏军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逐步夺取了整座城市。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随侍在其侧的数名官员也在不久后相继自尽。柏林守军于5月2日投降,但城市西北方、西方与西南方的战斗仍在持续进行。在欧洲战事于5月8日结束前仍有一些德军单位持续向西突围以向西方盟军投降,避免为苏联红军所俘。 5月2日至3日夜间,第3装甲军团指挥官哈索·冯·曼陀菲尔将军与第21军团指挥官提佩尔史哥赫将军共同向美军投降;在柏林东北方的维斯瓦河三角洲上作战的第2军团则在其指挥官迪特里希·冯·绍肯将军的率领下于5月9日向苏军投降。5月7日早晨,第12军团桥头堡的周边防线开始崩溃。温克将军于当日午后在小规模交火下渡过易北河,向美军第9军团投降。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五大名场面战役的读书心得, 场面的读书心得,大战的读书心得,第二的读书心得,世界的读书心得,名的读书心得,战役的读书心得,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读书心得
|
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一,幻
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一,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