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解说安陆郡(雪岸)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解说安陆郡

雪岸

安陆,春秋郧子国、楚国郧邑、楚秦以来之安陆县、市;曾为郧子国都、历为荆楚要邑、重镇;由清上溯至汉,先后为两郡(江夏郡、安陆郡)、两州(郧州、安州)、一府(德安府)之治所,安陆人无不为此津津乐道,引以自豪。本文专题解说南北朝至隋、唐之安陆郡。

安陆郡之设置,始于并延续于南北朝至隋,唐时乃回光返照。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仍、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北方有北魏、北凉、北燕、西秦、夏、柔然、东魏、西魏、高昌、北齐、北周等割据政权;南方则有刘裕取代的东晋建立刘宋,随之又襌让南齐,再其后梁、陈更替,是为南方四朝。其时,分江夏置之安陆郡,延续至隋,再由隋至唐,其郡治皆为安陆,断断续续经历了305年的历史。除去几次置安州、郧州,及改安陆郡为南司州,安陆为属县外,仅安陆郡先后延续了172年,在安陆史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安陆郡设置之缘由

清.道光《安陆县志.兵事》:“安陆居楚北界,地当四冲,最易受兵,郧楚郊战,首著《春秋》,及三国六朝,视为重镇。”

清.道光《安陆县志.疆里》:“介襄、郢、汉之间。白兆西峙,涢水环流。岩石狭隘,道路交错。连轸、翼之分野,控荆、襄之远势。北控三关,南通江汉,居襄、樊之左腋,为黄、鄂之上游,水陆流通,山川环峙,春秋楚人用此以得志于中原者也。三国时为吴、魏争逐之地。吴嘉禾三年,陆逊自襄阳引退,潜遣别将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获而还。时安陆已属魏,吴人遂不能得志于襄阳。晋庾翼图北伐,议移荆州镇安陆,盖顾瞻河、洛,指臂淮、汝,进可战,退可守,安陆形胜,实为利便矣。自是南北分疆,未尝不以安陆为棋劫之地。梁、陈不竞,周、隋屡出师于安陆,而东南不能支也。”

《晋书.庚翼》,庚翼在上疏中还将安陆与襄阳一同摆在兵事之节点上,云:“康帝即位,翼欲率众北伐,上疏曰:......臣所以輙发良人,不顾忿咎。然东西形援未必齐举,且欲北进,移镇安陆,入沔五百,涢水通流。......计襄阳,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陆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臣虽未获长驱中原,馘截凶丑,亦不可以不进据要害,思攻取之宜。是以輙量宜入沔,徙镇襄阳。”

《隋书.地理(下)》在引用《尚书》关于“荆及衡阳惟荆州”后云:“其风俗特产颇同扬州。其人率多劲悍决烈,盖亦天性然也。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舂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襄阳皆为重镇,四方凑会,故益多衣冠之绪,稍尚礼义经籍焉。九江襟带所在,江夏、竟陵、安陆,各置名州,为藩镇重寄,人物乃与诸郡不同。”

宋.乐史《太平环宇记》:“故宋书云孝武帝嫌上游强盛,遂以竟陵、安陆、江夏、武陵、巴陵、武昌、西阳、齐安等八郡置郢州。”

至于隋、唐、宋、元、明、清,安陆在经济、交通、军事、人物上的重镇地位,史籍记载甚多,不待说了。这也是魏晋后从刘宋到陈,顺延至隋,直至唐,将安陆立为安陆郡治的缘由;也为将安陆作为安州、郧州、德安府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安陆郡设置之变迁

宋.乐史《太平环宇记》:“宋志云孝建元年,分江夏置安陆郡,则郡县名之差也。梁天监七年于此置南司州,后废州,复为安陆县。西魏置安州总管府,后州改为郧州及安陆郡,隋文帝初郡废而州存。焬帝初,州废复为郡。唐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安州。——天宝元年改为安陆郡,依旧为都督府,督安、随、郢、沔四州,乾元元年复为安州。”

据此记载,无疑可描述安陆郡变迁轨迹,即从刘宋孝建元年分江夏郡置安陆郡开始,置而后废、废而又复,时而安陆郡,时而安州,时而郧州、再到安陆郡,几个回合,直至唐乾元元年复为安州都督府,由安州取而代之。

安陆郡之设置,始于刘宋,继之于齐、梁至西魏后期

1993年《安陆县志》:“宋:454年(孝建元年),分江夏郡置安陆郡,治安陆,隶郢州。又分安陆置孝昌县(今孝感市),属江夏郡。”《湖广通志》:“南北朝宋,安陆郡,(先后)隶郢州、司州,(领)安陆、应城、随、永阳、平靖、云梦。”

清.道光《安陆县志》:“孝武帝孝建元年六月,分荆、襄、江、豫,立郢州,罢南蛮校尉。十月,于郢州立安陆郡,是后江夏遂治夏口。”又:“晋、汉江夏郡幅员䢛异。汉领县十四,西陵、竟陵、西阳、襄、邾、轪、鄂、安陆、沙羡、蕲春、鄳、云杜、下雉、钟武。就今楚地而言,兼武昌、汉阳、黄州、德安、安陆、荆门五府一州之地,而又北兼信阳罗山一带。晋领县七,则安陆、云杜、曲陵、平春、鄳、竟陵、南新市而已。”也许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鄂州军事重镇地位的强化,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方有江夏郡再次缩减管辖范围,分而设置安陆郡,江夏郡治迁至夏口,安陆转而为安陆郡治之举。

1993年《安陆县志》:“(安陆郡)467年(明帝泰始三年)属司州。470年,析安陆西南境置应城县。改安蛮左郡为宣化县,并属安陆郡。 齐:为安陆郡治,属司州。 梁: 安陆郡治安陆,隶南司州。西魏:550年(大统十六年),置安州于安陆,立总管府。析安陆置云梦县;析应城置浮城县,立城阳郡,并属安州。”

《南齐书·州郡》:“司州,镇义阳。宋景平初,失河南地,元嘉末,侨立州于汝南县瓠,寻罢。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在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自此以来,常为边镇。泰始既迁,领义阳,侨立汝南,领三郡。元徽四年(476),又领安陆、随、安蛮三郡。”又:“安陆郡(寄州治)。安陆、应城、新市、新阳、宣化。”寄州治,即司州治所。安陆郡,领县五。”

清.光绪《德安府志》:“《南齐书·州郡志》:司州镇义阳。宋景平初,失河南地。元嘉末,侨立州于汝南悬瓠,寻罢。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河洛,自此以来,常为边镇。泰始既迁,领义阳,侨立汝南,领三郡。元徽四年,又领安陆、随、安蛮三郡。安陆郡寄州治。是时,别置永阳县隶随郡。’俱详后“随州沿革”。梁于安陆郡置南司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后没于西魏。《通志》:梁天监三年,于南阳立司州,寻徙安陆。’《环宇记》作天监七年’。《舆地纪胜》:后废州,复为安陆郡。’”

安陆郡之设置,西魏后期至北周、陈为间断期

1993年《安陆县志》:“北周:559年(武成元年)改安州为郧州,仍置总管府。562年(保定二年)还治安州总管府,治安陆。”

1993年《安陆县志》:“陈:580年(太建十二年)改安陆郡置南司州,安陆为属县,旋入北周。”《陈书.宣帝陈顼》:“(太建十二年九月)景戌,改安陆郡为南司州。”

安陆郡之设置,由陈末延续至隋,其间亦有间断

1993年《安陆县志》:“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郧州总管府。开皇十四年(594),废郧州总管府,仍置安陆郡,治安陆,安陆为属县。大业二年(606),改京池县为吉阳县,不久省入安陆县。”《湖广通志》:“隋,安陆郡,(领)安陆、吉阳、应阳、云梦、应山、随、孝昌。”

《隋书·地理》:“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寻罢。后魏置安州总管府,开皇十四年府废。统县八。安陆(旧置安陆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郡。有旧永阳县,西魏改曰吉阳,至是废入)、孝昌(西魏设置岳州,以及岳山郡,后周州郡并废。又有澴岳郡,开皇初废)、吉阳(梁置,曰平阳,及立汝南郡。西魏改郡为董城,改县曰京池。后魏置澴州,寻州郡并废。大业初改县曰吉阳。又梁置义阳郡,西魏改为南司州,寻废)、应阳(西魏置,曰应城,又置城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云梦(西魏置)、京山(旧曰新阳,梁置新州、梁宁郡。西魏改州为温州,改县为角陵,又置盘陂县。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改角陵曰京山,废盘陂入焉)、富水(旧曰南新市。西魏改为富水,又置富水郡。开皇初郡废)、应山(梁置,曰永阳,仍置应州,又有平靖郡。西魏又置平靖县。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又省平靖县入焉)。”

清.光绪《德安府志》:“隋初,安陆、城阳二郡俱废,大业初,并省诸州,改州为郡。置司隶剌史,分部巡察,因废郧州,仍为安陆郡,以应州之应山来属,领安陆、吉阳、应阳、云梦、应山等八县。《太平寰宇记》:隋文帝初,郡废而州存;炀帝初,州废复为郡。’《隋书·地理志》:安陆郡梁置南司州,寻罢。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领县八。”

安陆郡之设置,回光返照于大唐

1993年《安陆县志》:“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安陆郡为安州,置总管府;武德七年(624),改为大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安州隶淮南道。贞观三年(629),罢都督府。以后寻复寻罢。开元年间,安陆仍置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安州为安陆郡,置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复为安州都督府。”《湖广通志》:“唐:淮南道,安陆郡,(领)安陆、云梦、应城、孝昌、应山、礼山、吉阳、随州、随、澴州、澴阳。”

清.光绪《德安府志》:“唐初改安州,置总管府,寻为大都督府。天宝曰安陆郡。乾元初复曰安州。贞元中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领安陆、云梦、应城、吉阳、应山等六县,隶淮南道。《旧唐书·地理志》:隋安陆郡,武徳四年,王世充改为安州。领安陆、云梦、应阳、孝昌、吉阳、应山、京山、富水八县。其年于应山置应州,领应山—县;于孝昌置澴州,领孝昌一县;以富水、京山二县属温州,改应阳为应城县。安州置总管,管澴、应二州。七年,废澴、应二州,县属安州改为大都督府,督安、申、阳、沔、温、复、光、黄、蕲九州。六年罢。七年又置,督安、随、温、沔、复五州。十二年罢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安陆郡,依旧为都督府,督安、随、郢、沔四州。乾元元年,复为安州。’”

———————————————————

安陆郡设置之年限

根据史籍对安陆郡的记载,从宋孝建元年(454)分江夏置安陆郡算起,至唐乾元元年(758)废郡恢复安州都督府止,经历了305年。在这305年中,安陆郡延续时间为172年。

此外,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安州设置延续时间为116年;郧州设置延续时间为14年。另:陈太建十二年(580)改安陆郡置南司州,安陆为属县,到隋开皇三年(583)废郡设郧州总管府止,安陆属南司州,安陆为属县3年。

安陆郡变迁各历史阶段之年限计算:

安陆郡设置始于刘宋,继之于齐、梁至西魏后期阶段

从宋孝建元年(454)始置安陆郡起,至西魏大统十六年(550)置安州为止,安陆郡设置延续时间为97年。

安陆郡设置西魏后期至北周、陈为间断期阶段

(1)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置安州起,至北周武成元年(559)改安州为郧州止,安州设置时间为9年。

(2)从北周武成元年(559)改安州为郧州起,至北周保定二年(562)还治安州总管府止,郧州设置时间为3年。

(3)从北周保定二年(562)还治安州总管府也就是陈天嘉三年(562)起,至北周天和元年(566年)也就是陈废帝天康(566)恢复安陆郡设置止,安州延续时间为4年。

(4)由陈废帝天康(566)恢复安陆郡起,至陈太建十二年(580)改安陆郡置南司州,安陆为属县止,安陆郡设置为14年。

(5) 陈有永定(557-559)、天嘉(560-565)、天康(566)、光大(567-568)、太建(569-582)、至德(583-585)、祯明(586-589)等七个年号,实际执政到陈后主太建十四年(582)。太建十四年也是隋开皇二年。陈太建十二年(580)改安陆郡为南司州,安陆为属县,到隋开皇三年(583)废郡设郧州总管府止,安陆隶南司州,为属县3年。

安陆郡设置由陈末延续至隋,其间亦有间断阶段

(1)从开皇三年(583)废郡置郧州总管府起,至开皇十四年(594)废郧州总管府,仍置安陆郡止,郧州在隋朝存续时间为11年。

(2)从隋开皇十四年(594)废州总管府置安陆郡起,至隋开皇二十年(600),安陆郡设置为6年;

(3)从仁寿元年(601)至仁寿四年(604),仍置安陆郡为4年;

(4)从大业元年(605)到大业十四年(618)仍置安陆郡14年。

安陆郡设置回光返照于大唐阶段

(1)从武德元年(618)起,至武德四年(621)改安陆郡为安州。安陆郡在武德年间为3年;

(2)从武德四年(621)改安陆郡为安州,至天宝元年(724),安州延续103年;

(3)从天宝元年(724)改安州为安陆郡起,至天宝十四年(755),安陆郡在唐天宝年间共31年;

(4)安陆郡在至德年间,即从至德元年(756)至至德二年(757),为2年;

(5)乾元元年(758)复为安州都督府,安陆郡存续可计算为1年。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解说安陆郡(雪岸)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