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32)——袁术僭号吕布叛离的读书心得2023-05-06 21:54:03 乱世的读书心得,吕布的读书心得,三国的读书心得,长篇的读书心得,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互为仇雠,将最有可能取代汉家天下的大好时机给断送了,非常可惜,不然的话,袁氏家族就不用等到一千多年后才出了个短命的洪宪皇帝。 第二节 手足相残 分裂的导火索是董卓毒死少帝刘辩后,袁绍要拥立刘虞为帝,写信和袁术商量。袁术此时心里已有非分之想,回信不同意。两人书信往来多次都不能达成共识,最终导致决裂。 直接冲突是袁绍以周颙为豫州刺史进攻豫州,袁术紧急召回已经进入洛阳,准备截断董卓西归道路的豫州刺史孙坚与周颙争夺豫州。在孙坚未返回前,袁术不惜亲自带兵阻击周颙。 兄弟二人至此反目成仇,各自结交同盟,形成袁术、陶谦、公孙瓒为一方,袁绍、曹操、刘表为一方的纠缠争斗局面。 此时依附袁绍的人多于依附袁术的人,袁术对此大为不解,非常愤怒地说:“这些小人不跟从我,反而去跟随我家的家奴!”最后居然发展到给公孙瓒的信中说袁绍不是袁家血脉。 既然撕破了脸皮,大家就兵戎相见,凭实力说话。袁术开始进攻陈留,袁绍、曹操予以迎头痛击,曹操一直将袁术赶往九江。(前文已述,此从略) 袁术以孙策族兄孙香为汝南太守驻防汝南,自己则率兵东取扬州,令孙贲进攻袁绍所表的九江太守周昂驻守的阴陵后紧逼寿春。 背叛袁术的扬州刺史陈瑀派弟弟陈公琰去讲和,袁术不肯,扣押陈公琰,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继续攻打寿春。陈瑀弃城逃往下邳投奔陶谦。 李傕、郭汜等作乱长安时,想交结袁术为援助,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诸侯时,到袁术那里去举行正式任命仪式。袁术居然将马日磾所持的节夺走,将其拘留起来,趁机要求马日磾承制封拜手下一千多人为官,孙策就是在此时被表为怀义校尉。 马日磾因失节和被袁术拘留而无法完成安抚天下的重任,这是他自身操守有失造成的。他有私事求于袁术,所以遭到袁术的羞辱,这和同行的太仆赵岐相比就相差太远,马日磾因屈辱忧愤呕血而死。后来马日磾遗体运回洛阳,朝廷还准备表彰他,遭到孔融的反对,认为马日磾是咎由自取不应表彰,朝廷才放弃了。 第三节 寿春僭号 在兴平末建安初(195-196年),袁术的劲敌袁绍忙于与公孙瓒争夺幽州和平定臧洪东郡之乱,曹操忙于迎迁献帝和南征张绣,无暇顾及袁术。袁术在帝国相对薄弱的东南地区异军突起,与同一集团的吕布、孙策占据了扬州、豫州、徐州大片领土,陡然间起死回生,仿佛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不已,居然异想天开地要僭号称帝。 汉末动乱中,有称帝的人,不过都是些民间造反的小毛贼,像长沙许氏父子、徐州被陶谦利用完杀了的阙宣等,真正的诸侯称王称帝者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和君权天授、五行、图谶等理论观念有关,要当皇帝,必须符合图谶,有祥瑞出现。 先秦两汉时流行的《春秋谶》(已失传)中有一句谶语,即“代汉者,当涂高”,不光士人百姓相信,连皇家自己都相信,汉武帝、汉光武帝都亲口说过并坚信不疑。袁术就中了这句谶语的蛊。 前面我们讲过一个曲解谶语“孙登当为天子”的人,就是辽东的公孙度,袁术则是曲解“代汉者,当涂高”的人。 袁术是这样理解的:一、当涂,就是道路的意思,而自己字公路,符合谶语;二、九江郡当涂县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也与谶语暗合;三、袁姓出于陈,是舜之后,属土,正好继承和代替汉室的火(这和黄巾军的黄天当立是一个意思)。不光符合谶语,还符合五行。 史上从来不缺乏揣摩迎合上意,走捷径谋取大富大贵的人。河内术士张烱恰到好处地送来符命,就是写有袁术是上天选定的皇帝的“天书”。 种种祥瑞弄得袁术心花怒放,于建安二年(197年)春季召集群臣,商议僭号称帝。 顺便解答一个前面留下的问题,就是袁绍本来可以更早起兵反董,为什么却一直拖延到初平元年(190年)春? 提起袁氏家族,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四世三公,许多人不知道袁氏家族潜心钻研《孟氏易》的历史远远长于四世三公,从袁安的祖父算起,到袁绍兄弟时最少是七世。 袁氏家族赖以起家立家的就是对《孟氏易》的钻研,袁安的祖父袁良因为《孟氏易》学得好,在汉平帝时以明经被举荐,官至成武县令(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开启了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仕途。 孟氏易学派是西汉人孟喜所创立的研究儒家经典《易》的学派,影响深远。《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就是孟氏易学派的人,三国时吴国虞翻的家族也是世代研究《孟氏易》。 袁氏家族世代研究传授《孟氏易》,袁安的儿子袁京是集大成者,写有三十多万字的专著《易难记》。袁绍兄弟深受家学渊源的影响,对《孟氏易》深信不疑,对图谶、五行、三统、阴阳、八卦等也深信不疑。 袁绍之所以在初平元年才起兵,就是因为初平年号和他的字本初相契合。又要说到偶然性了,要是献帝不改年号为初平,而是其他什么平,比如以前的中平,以后的兴平,袁绍起不起兵呢?又会寻找一个什么吉利的名称或物件或事件来起兵呢? 回到寿春袁术商议称帝的大殿里。兴奋不已的袁术慷慨激昂地对文武部属说:“现在刘氏的力量已经非常微小衰弱,到处都是动荡不宁的局面,我家四世三公,辅佐朝廷,百姓都归顺服从,我想呼应上天的召唤,顺应天下百姓的期望,各位有何高见?” 这个问题太吓人,绝大多数人不敢回答。只有主簿阎象出来说道:“以前周氏从后稷到文王,积累了无数功德,三分天下有其二,仍然侍奉殷朝。明公家族即使是四世重臣,延绵相接,也没有周氏那样兴盛,汉室即使现在很微弱,也没有殷纣王那样的暴行。” 反对袁术僭号的还有故太尉张延之子张范及其弟弟张承。张氏兄弟是河内脩武(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人,此时在扬州避乱,袁术派人去请张范,张范托病不去,让弟弟张承代替。 袁术问张承:“从前周室衰弱,出现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主;秦朝丧失政权,汉朝接替。如今我凭借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想学学齐桓公,追随汉高祖的事迹,可以吗?”张承回答说:“做这些事情在德不在众。如果能以德服众,即使是个匹夫,也可以成就霸业。如果没有底线地违背礼仪制度,违背时势,会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谁也不能成功!” 袁术此时哪里听得进反对的声音,何况反对的声音还那么弱小,大多数文武官员并没明确表达意见,是不是在做着建拥立之功贪不世之赏的美梦呢? 袁术于是称尊号,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尹,是个特殊的官职,是京畿所在地的行政长官独有的称呼,如河南尹、京兆尹等。袁术这一改,就意味着九江(即淮南)是其京畿地区,寿春是其都城。任命公卿大臣,举行天子才能举行的南北郊祀。袁术青少年时期就有喜好奢靡的习气,此时故态复萌,又开始穷奢极欲。 后宫收纳了数百佳丽,都是锦衣玉食。嫔妃在后宫无事生非,上演步步惊心。与袁绍、曹操等同时出任西园八校尉中的助军右校尉冯芳当时在寿春,其女儿天姿国色,有次出行被袁术在城楼上看见,就纳以为妃,非常得宠。 其他嫔妃嫉妒她,就给她出主意说:“将军(指袁术)是贵人有志节,你应当时时涕泣忧愁,一定能得到敬重。”冯氏不知是计,傻乎乎地照着做,没想到还真得到了袁术的垂青。那些出主意的嫔妃恼羞成怒,竟然合伙将冯氏吊死在厕所。袁术还以为她是不得志而死,厚加安葬。 士兵们则挨饿受冻,百姓更惨,出现人吃人的境况。当时担任沛相的人叫舒仲应,袁术给了他十万斛米作军粮,舒仲应全部拿来散发给饥民。袁术听说后大怒,骑马带兵要杀他。舒仲应说:“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死,故意要做的。我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话说到这份上,袁术也不好杀他了,因为杀了他不光是成全了他,还会让自己成为恶人承担罪名,没办法,只得下马牵起他,还得假惺惺地安慰他说:“仲应啊,你要独享天下美名,不和我一起共同享有吗?”(仲应应该是字,不是名。古人交往中直呼其名是违礼行为) 第四节 帝号之谜 袁术的尊号非常莫名其妙,让人困惑不解,以至于袁术究竟有没有称帝成为一个迷。 袁术自称“仲氏”或“仲家”,没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仲”的本义是“中”,如“仲裁”,就是居中调停;每个季节的中间一月为仲(如仲春);兄弟排行中,老大为伯,老二为仲。 袁氏一门被董卓所灭,袁术的哥哥袁基已死,袁术此时也不认袁绍为兄。袁术在被曹操打败后占领扬州时曾自称“徐州伯”,认为自己就是老大,不会甘居第二,所以,这个仲,只能是中间的意思,取《释名》中的解释:“仲,中也,言位在中也。” 袁绍的从弟济阴太守袁叙曾给袁绍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如今天下衰败,天意是在我家,上天应该会有征兆,表明由你来担任天子。我曾经劝南兄(指袁术,因其在扬州,为南方)即位,南兄说,凭年龄是北兄(指袁绍,因其在冀州,为北方)长,凭位置也是北兄重。”照此来看,又是袁术亲口所说应该由袁绍来当天子,那么这个仲,又成第二了。 可能袁叙这封信写在袁绍兄弟还没翻脸前吧,那时袁绍还是关东盟主,声望和势力超过袁术。 十多年后(210年),曹操曾经在其《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回忆过这段往事,说袁术在九江僭号,属下都称臣,为其宫门取名为建号门,服饰都是按照天子的规格做的,两个老婆还在争抢皇后的位置。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有人就劝袁术立即即位称帝,布告天下,袁术却认为“曹公尚在,未可也”。 综合以上的各种线索,可以推测出一个结论:袁术并没有公开照会天下宣布自己即位称帝,只是做好了称帝的准备,建了一个号先过过瘾。如果最终能自己称帝固然最好,如果不能就希望将来由从兄袁绍来做,总之不能脱离袁氏之手。 后来事情的演变就是这样的,所以只能说袁术僭号,不能说袁术称帝,当然,僭号离称帝就一步之遥,也算是大逆不道。 第五节 吕布叛离 袁术想当皇帝,必须得到吕布和孙策的支持,因为袁术的实力范围包含了吕布的徐州和孙策的江东,如果没有这二位的支持,袁术就只有九江周边地区那点地盘,还当什么皇帝啊。 袁术分别联系吕布和孙策,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先从吕布这边讲起。 吕布与袁术的关系并不稳定,吕布和谁的关系都没有长期稳定过,此前为了共同对付刘备才联合起来。这个本来就很脆弱的联合,因为袁术指使的一次针对吕布的谋反而更加脆弱。 建安元年(196年)六月,吕布偷袭下邳成功后就地驻扎。一天夜晚,部将河内人郝萌突然谋反,带兵进入下邳府,进攻府衙。吕布不知道是谁造反,仓促起身,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地牵着老婆从厕所翻墙而逃,逃到都督高顺的营房。 高顺问他:“将军估计是谁造反?”吕布说:“我也不知道,听口音是河内人”。高顺说:“那就是郝萌”。高顺立即带兵进入府衙,弓弩齐射,赶走叛兵。 郝萌的士兵分散逃走,天亮时回到原来的军营。郝萌的部将曹性反对郝萌的谋反行为,与郝萌对战,郝萌刺伤曹性,曹性砍掉了郝萌的一根手臂。此时高顺赶到,杀了郝萌,用床抬着受伤的曹性到吕布这里来审问。 吕布问曹性是怎么回事,曹性说:“郝萌是受袁术的指使”。吕布又问:“同谋的还有谁?”曹性说:“还有陈宫”。当时陈宫也在场,一下子脸就红了,旁边的人都看到了。吕布因为陈宫是大将,没继续追查,夸赞曹性是壮士,叫人好好照顾,等曹性伤好后把郝萌的人马全部交给他统领。 陈宫也是个反复无常的人,跟曹操叛曹操,跟吕布叛吕布,吕布还能容忍他也是件奇怪的事情。 袁术策动郝萌造反,目的很明显,就是让郝萌杀掉吕布,取代吕布后为自己所用,由于郝萌的无能没有成功,吕布是靠袁术的支持才赶走了刘备,本来可以为袁术所用,但袁术指使郝萌造反,反而让吕布对袁术生出了戒备之心,开始防范袁术,保护自己。 果然,在袁术派大将纪灵等率领三万步骑进攻刘备时,本来应该帮助袁术的吕布却转向于帮助刘备。吕布的将领对此十分不解,对吕布说:“将军常想杀掉刘备,如今正好假手于袁术。”吕布说:“不然。袁术如果消灭了刘备,就可以北连泰山的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我们就处在袁术的包围圈中,因此不得不救刘备。” 吕布亲自带领一千步兵、二百骑兵去救刘备,上演了一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辕门射戟的精彩好戏。纪灵等人畏惧吕布,不敢与刘备开战,无功而返。 袁术与吕布的关系由此疏远,双方若即若离,既不亲密,也没成仇。袁术想当皇帝,派韩胤出使吕布,告诉吕布自己要当皇帝并求娶吕布女儿。吕布答应了,将女儿交给韩胤带走。 沛相陈珪担心袁术、吕布结为姻亲后,徐州、扬州联合起来,将成为国难,就去劝说吕布。 陈珪是否真的是如此高风亮节地忧国忧民呢?说不清楚,但陈珪和袁术有私仇倒是真的。陈珪是故太尉陈球弟弟的儿子,也是公族子弟,少年时就和袁术一起交游。袁术取得扬州后曾写信给陈珪,希望陈珪能够来辅佐自己。 当时陈珪的二儿子陈应在下邳,袁术担心陈珪不来,就将陈应抓来做人质,胁迫陈珪,但陈珪宁死不从。被袁术任命为扬州刺史后又背叛袁术被袁术赶出扬州的陈瑀又是陈珪的从兄。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陈珪都会想方设法地破坏袁术与吕布联姻。 陈珪劝说吕布归顺曹操,图泰山之安,不要与袁术联姻,受不义之名,还有累卵之危。吕布想起自己当初逃出长安投奔袁术时被冷落的遭遇,还有袁术指使郝萌杀害自己的事情,也觉得袁术不可靠,就同意了陈珪的提议。 吕布立即派人追回女儿,并将韩胤抓起来送往许县。曹操将韩胤公开斩杀。 陈珪一直看好曹操,认为曹操是唯一能够匡扶汉室的人,就想叫儿子陈登去拜见曹操,吕布不同意。正好这时朝廷使者来颁发任命吕布为左将军的文书,吕布大喜。 曹操以献帝之名任命吕布为左将军,纯属挑拨吕布与袁术的关系,因为袁术也是左将军,朝廷里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左将军。 前面讲过,献帝离开长安东归洛阳时曾经想让吕布来接驾,吕布以无粮为借口推辞,献帝就任命吕布为平东将军,但诏书和印绶被送信人丢失,没能到达吕布之手。曹操此时趁机旧事重提,给吕布写信表示慰劳,表明自己迎奉天子是为了平定天下,同时下诏书委托吕布通缉追捕公孙瓒、袁术、韩暹、杨奉等。 又派奉车都尉王则为使者,赍带诏书和平东将军印绶来拜见吕布,说:“上次送将军的印绶丢失了,现在国库里没有足赤好金,我拿自己家里的好金给你作的金印,国库里也没有紫绶,我把自己所带的紫绶给你。袁术称天子,将军止之,但没派人上奏章。朝廷相信将军,希望你派人重上奏章表明忠诚。”吕布就派陈登去许县上奏章谢恩,并带了一根好绶带回报曹操。 吕布在给朝廷的奏章上说:“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臣以前和曹操打过仗,如今曹操保护陛下,臣为外将,如带兵前来恐有嫌疑,所以就在徐州待罪。”另外还私下给曹操写了封信,信中说:“我本来是有罪之人,罪该万死,没想到能够得到您的手书慰劳,还给我厚重的褒奖。看了通缉追捕袁术等的诏书,我一定以死效劳。” 吕布在兴高采烈地和曹操套近乎拉关系,没想到却将自己拖入了险境,内有陈珪父子精心谋划的背叛,外有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袁术,内外危机爆发之时,吕布就离死不远了,下期接着聊。 (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32)——袁术僭号吕布叛离的读书心得, 乱世的读书心得,吕布的读书心得,三国的读书心得,长篇的读书心得,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读书心得
|
(紧接上期)上期聊到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互为仇雠,将最有可能取代汉家天下的大好时机给断送了,非常可惜,不然的话,袁氏家族就不用等到一千多年后才出了个短命的洪宪皇帝。第二节手足相残分裂的导火索是董卓毒死少帝刘辩后,袁绍要拥立刘虞为帝,写信和袁
(紧接上期)上期聊到袁氏兄弟分道扬镳,互为仇雠,将最有可能取代汉家天下的大好时机给断送了,非常可惜,不然的话,袁氏家族就不用等到一千多年后才出了个短命的洪宪皇帝。第二节手足相残分裂的导火索是董卓毒死少帝刘辩后,袁绍要拥立刘虞为帝,写信和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