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我读《道德经》(6)——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大家好,本期我们来看《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首先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

什么叫“尚贤”?难道不能推崇有德性,有才能的人?

看了市面上流行的很多版本的解读,几乎都将“不尚贤,使民不争”解释为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百姓不争名利。

不能说这样的解释完全不对,但这样的解释所形成的因果关系无法超越时空的局限,即在某种条件下这个结论也许是对的,但在某种条件下,这个结论也许就不完全成立。更何况若仅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道德经》,所学到的也仅仅是知识而已,而不能真正体悟老子思想的智慧所在。

谈到人生的智慧,很多人也只是将其理解在外在的作为上,或者是一些闪烁其词的心机上,而恰恰忽略掉了人人本自俱足圆满的本性。

而本章老子所要教导的,正是教人如何回归圆满的本性,如何拥有人生的大智慧。

好,我们还是回归正题,看“不尚贤,使民不争”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礼记》中有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老子说的这个“尚”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不会自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有多高强,自认为自己的功劳有多大。

可见这个“尚”字,除了可以表达崇尚、推崇等意思而外,还可以指内心的一种我慢,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

因此,“不尚贤”的意思是指不执著于自己的才德,不因自己的才德而有贡高我慢的心。

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有德又有才,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把他人放在眼里,凡事必以显示自己的能耐为目的,证明自己的才能或正确性。如此必然会有争高下、争是非的心,而正是这样的争高下、争是非之心,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纷争,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若人人都视金钱如粪土,还会有人去偷、去抢钱吗?还会有人去为了钱干坏事吗?或者为了钱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吗?

这句话的逻辑人人都懂,可就是在自己身上实施不来。

为什么实施不来?因为问题的根本源自人心。

心已被“难得之货”所带来的感受所绑架,根本无法自已,哪怕明知要付出沉重代价,但只要这个代价的后果所带给的感受弱于“难得之货”所带给的感受,那么无论是坐牢,或是被处分,或是失掉健康等等,都不足以挡住追逐“难得之货”的步伐。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爱金钱也好,贵难得之货也好,其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心不能因此而自由,心被感受所捆绑,所驱使,就如同着了魔一般,明知不该为,却依然不计后果而为之。

若有一种方法,能让人从感受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该爱的时候就爱,不该爱的时候就不爱,不再让感受牵着鼻子走,那么爱金钱,贵难得之货等也就不会成为问题的问题了。

所以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不见”的“不”,与第二章“不言”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不见”不是不看,而是不看假相看真相的意思。

什么是假相?在感受上攀附的好的、不好的,要的、不要的等分别取舍的知见。

那什么是真相呢?感受只是胸中一股气的流行变化让人产生的觉受,这种觉受是人类认识、理解宇宙万物的途径,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好与不好,要与不要的意义。

“欲”,对感受的执著就是“欲”,即被感受所捆绑所形成的驱动力。

“可”,语气助词。

因此“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说,不要以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为真,而要去体察感受背后那个真相——胸中一气的流行,唯有真正体悟到这一真相,人才能从感受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内心才有真正的安宁和自由。

那如何才能体悟感受背后的真相呢?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圣人的办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人之所以被感受所捆绑,就是因为精气神不足。而精气神又从哪里来呢?从下丹田造化而来,这也是“实其腹”的意义所在。

而腹为何不能实?因为气沉不了丹田。气为何沉不了丹田?因为人总是习惯于人为造作胸中一气。正因为如此,所以首先要“虚其心”。

因此“虚其心”是“实其腹”的首要条件,而“实其腹”则是“虚其心”的自然结果。

之所以说到自然,是因为有很多人也知道人的情志问题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以为用人为的力量来练习吐纳导引,就可以解决情志的问题。

其实不然,不仅不能解决,还有可能因此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小的伤害。因为“可道,非常道”。

因此,“虚其心”指的是通过内观,去觉知自己人为造作胸中一气的习性,然后彻彻底底的将其卸除掉,让心回归其本来的清真。

唯有如此,气才可以自然下沉丹田,才可以开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人因此才可以觉知到内在的圆满与自在,因而才不会被感受所绑架,不会轮为感受的奴隶。

“弱其志,强其骨”,这里的志,不是志气的志,而是指建立在“欲”之上的一种具有驱动力的知见,比如被“美”、“善”、“贤”,以及“难得之货”等所绑架而产生的种种向往、愿望、目标等等。

而这样的“志”除了更多的耗散人的精气神之外,没有其它的积极作用。因此,唯有将“志”的耗散减少到最小,人的精气神才能日渐充沛,而骨的强壮则是精气神充沛的重要特征。所以老子说“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常使人“无知无欲”,通过上述方法,卸除攀附于胸中一气上的好与不好,要与不要的分别取舍的知见,拿下了“知”,也就拿下了“欲”,因为“欲”是建立在分别取舍的知见基础上的,没了这个基础,“欲”也就无法生存了,所以叫“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知者”分别取舍知见的持有人。“不敢为”,不敢以自己的贪嗔好恶来妄为。为何不敢?因为体悟到了生命的真相,因为懂得了万事万物演化的规律,所以“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本章的结尾,也是本章的宗旨。

外在的作为是否能合道,其关键就在于内心能不能“无为”,即能不能“无知无欲”,能不能“不敢为也”。人只要能做到“不敢为”,则外在任何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治的。所以叫“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大智慧所在——“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我读《道德经》(6)——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新新成语故事--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写完《从找帽子说起的小》,甚至更早,想着要写另一部小说,不能总是“抄喷”、东拉西扯别人的东西,虽然,无论什么都可以成功。写《千古成语今日析》的“暴殄天物”的时候,又想到了国人的面子,前面的小说应该叫帽子,这个小说当然叫《面子》。仔细大家好,本期我们来看《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首先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什么叫“尚

申请专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凡具备专利条件的发明创新都应及早申请专利,以获得国家法律保

申请专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凡具备专利条件的发明创新都应及早申请专利,以获得国家法律保护。申请专利前必须进行的经济分析中,不包含_____分析。A、技术贸易B、经济贸易C、市场需求D、新颖性答案:D解析:《专利法》第22 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大家好,本期我们来看《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首先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什么叫“尚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