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历史文化】都掌蛮据点“九丝山”得名考辨‖张典的读书心得2023-05-06 21:54:03 历史的读书心得,文化的读书心得,名的读书心得,山的读书心得,化的读书心得,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4期 都掌蛮据点“九丝山”得名考辨 张典九丝山位于四川兴文县城西南50公里处,为乌蒙山脉分支,历史上是蜀中古族——都掌蛮的肇兴之所。其山形盘礴,适宜居住,而四面峭仄壁立,真蛮中天险,曾为都掌蛮盘踞之绝佳地势,见证了都掌蛮之兴衰,烙下了消逝的都掌蛮独有的印记。然而,“九丝山”缘何得名?有何内涵?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认识,极有必要耙梳探析、分辨曲直。 一、关于“九丝山”得名的两种看法 关于九丝山地名的由来,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 (一)源于“九两蚕丝”说 明人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首倡此说:“或云,昔人以丝从高阜围之,九两方匝,故得名。”认为“九丝”之名源于以丝丈量山围,丝重九两。此后,清光绪《兴文县志》承袭此说,屈川、薄孝荣皆曾援引此观点。不过,忠历认为,丝线环绕之物非九丝山,而是都掌蛮首领阿大王之都“九丝城”,余茂智从此说。 九丝山源于“九两蚕丝”说可谓疑点重重。古人丈量物体周长,以丝线为工具或计量单位不失为良法,但九丝山为乌蒙山脉分支,山势险峻,重峦叠嶂,如何牵丝绕行一周?倘使确具操作性,都掌蛮活动区并非某一据点,其境高山众多,以丝丈量若为常法,何不见七丝山、八丝山之名?倒是“九丝城”,具备以丝计量的可能性与操作性,然而,究竟是先有“城”名还是“山”名?若先有城名,“九丝城”果真源于“九两蚕丝”?可见,系列问题仍需推敲。 (二)源于“九姓”说 唐嘉弘认为,都掌蛮族落纷杂,其姓有九,由于该山主要居民是九姓都掌蛮,因号为九丝山。此说源自当地“九姓”之名,自元而明,该地长官司皆以“九姓”为号、当地僚人称为“九姓土僚”。 清嘉庆《长宁县志》载:“山都掌蛮贼,结构九姓土僚,流劫乡村,杀虏人财,十分猖獗。”可见,明代都掌蛮与九姓土僚虽同处九姓长官司,然非同一族群。据黄丰富研究,“九姓”之名的产生历经宋元两朝,川南纳溪水(今永宁河)下游分布着众多僚人部落,以罗始党为首的部落归附宋朝充当义兵,各部落相互兼并,逐渐形成以罗始党为首的九大部落;元初立九大部落首领为九总把以治其地,后将九总把合为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司,九姓之名自此始定。可见,九姓土僚实指以罗始党为首的九大部落,并非是都掌蛮的指示代词。倘若二者间确有关联,仍需仔细辨别,绝不能直接等同视之。否则,取九姓之数表示家族之构成,何不称“九姓山”?“丝”何以解?此说难以成立。 二、明代之前关于“九丝”的记载 “九丝”之名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主要集中于明代,九丝山在明代以前为何名,史无明文。查阅文献,可资参考的史料仅见《蜀中广记》一条:“政和间,夷卜笼谋叛,据五斗坝,后据九丝天险。” 卜笼,别名卜漏,北宋政和五年(1115)其于晏州起兵叛乱。适时,叛军四出剽掠,宋廷大震,遣梓州路转运使赵遹发兵围剿。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记载,宋师与叛军战于晏州城(今僰王山镇),卜漏不敌,退守根据地轮缚大囤,赵遹随即围攻轮缚大囤,卜漏突围而走,逃至轮多囤,被宋将刘庆、种有植擒获。其后,刘、种二将对轮多囤发起进攻,破敌并捕获叛军次首领卜劳,在轮多囤陷落后,其余反抗者皆降。 据上可知,叛军有且仅有两个核心据点:一是轮缚大囤,为卜漏亲自据守;二是轮多囤,为次首领卜劳据守。根据前揭《蜀中广记》之记载,可知九丝山曾为卜漏势力重要据点,然则究竟是两者中的哪一处?两据点中,轮多囤在何处史无明文,而轮缚大囤则有迹可循。据清人顾祖禹考证,轮缚大囤即清代南寿山。《舆地纪胜》载:“(南寿山)名博望砦,山高且秀,晏夷平定,守臣绘画以进,上意悦之,赐名南寿。”清光绪《叙州府志》载,南寿山在“县(今僰王山镇)西十里。初名博望,讹为八望。”由上推之,轮缚大囤即南寿山,实为今僰王山镇西博望山,别名僰王山,在今九丝山东北处。轮缚大囤既证在他山,则轮多囤很可能在九丝山。 三、都掌蛮据点“九丝山”相关史实 王际桐先生认为,地名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相互交往联系中对不同地理实体进行识别赋予的一种代号。九丝山为明代都掌蛮活动据点,地界川贵,险据万山,都掌蛮依恃深山大箐以为巢穴。九丝山的得名与都掌蛮密不可分。 (一)都掌蛮的族属与简史 川南地区自古以来族属部落复杂,其中僰人是该域主体民族。秦汉时期设有僰道县,为僰人聚居之所。魏晋南北朝时期,僰、濮、僚并用于指代川南少数民族,蒙默认为濮与僚是同族异称,后史籍中濮被僚取代;屈川则论证了僰与濮为一族二称。唐代,泸州都督府所辖纳州(今叙永县西南部)、晏州(今僰王山镇)二羁縻州为僚人主要活动区域,唐王朝在此大量置县,其中即有都掌县,故自唐代起,此地僚人以地名为族名,称都掌蛮。 都掌蛮火耕流种,既饱且嬉,生产原始,社会蒙昧。据邓前成研究,都掌蛮内部以“寨”为单位,各“寨”之间及整个都掌地区并没有形成较稳定的统治结构,亦未产生能号令全族的领袖。由此,都掌蛮在早期与中央王朝及周围少数民族交往时处于弱势地位。及宋,都掌蛮依附宋王朝,充当宋军在川南扩张的先锋,势力逐步发展。宋末元初,其转投元朝,元廷任命其首领阿永为西南番蛮安抚使。元至元二十年(1283),得兰纽率山都掌蛮叛乱,元廷遣张庭瑞平之,此后终元一代未见反叛之举。 皇明肇兴,都掌蛮势力日益壮大,明军数次征讨,皆未毕其功。《两朝平攘录》载,成化三年(1467)明将程信讨山都掌蛮,激战于九丝山,却未能攻克。都掌蛮虽屡遭军事镇压,然部族却愈发兴旺,《确庵曾先生西蜀平蛮全录》载:“嘉靖年间以来,生齿日繁,逋逃助恶,每每骚动。县官随剿随叛,愈抚愈张。”明万历元年(1573),四川官员曾省吾上《计处夷情疏》,请求围剿都掌蛮以靖其地。明廷遂调集14万大军进攻,至九月平定,自此都掌蛮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二)“九丝城”指代“九丝山” 我国古代地名的来源,有以自然环境命名政区或城市的现象,亦有以政区、城市命名周边山川的规律。就九丝山而言,文献中有“九丝”“九丝城”“九丝山”3种记载方式,孰先孰后,对于厘定九丝山得名过程十分重要。因“九丝”属省略词,以下主要对“九丝城”“九丝山”进行考查。 明万历元年(1573),曾省吾在《计处夷情疏》中提到“访众议俱称(都掌)蛮恃九丝城为窟穴”,是谓“九丝城”首现于史籍。曾省吾平定都掌蛮之后,出现了大量以“九丝城”指代九丝山的记载(详见上表)。直到明清之际,部分文献才陆续出现“九丝山”的提法,故“九丝城”之称先于“九丝山”。 (三)“九”“丝”字义溯源 1.取“九姓”之“九” 我国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时,一般以当地主体少数民族内部家族结构进行指代,如“晏州十九姓”“古板楯七姓蛮”等。“九丝”之“九”或许与当地“九姓”传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九姓”传说即清乾隆《九姓司志》所载:“九姓司自汉唐以前,有低牟苴者,生九男,曰九大族,分为九姓,将云、贵、川南地方分九十九都,各据一都,曰'都长’。”据黄丰富研究,“九姓”传说是九姓长官司土官任氏在白族“九隆”传说基础上,去掉神话成分附会而成,用以建构九姓祖源历史、壮大本司声势及巩固统治。 都掌蛮是如何与“九姓”之说建立关系的?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杂居,史籍中称谓众多,随着各部族不断融合、兼并,部族动态发展。都掌蛮与九姓土僚是同一地界不同分支的僚人部族,风俗相类,地界相近,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双方存在互相融合的可能,理由如下: 其一,民间传说记载两者合一。兴文县传说《九丝城》载:“僰族人的祖先住在富饶的内陆,因为讲的话与皇帝不同,又反对皇帝的苛捐杂税,于是遭到了残暴的镇压,僰人被迫退进了大山之中。年轻的头人哈大王和哈二王勇敢地站出来,带领他们劈山开垦,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修筑了城堡,叫九丝城,逐渐地也过上了好的生活。”可见,都掌蛮曾与某僚人部族合流,并尊奉该部族头人成为共同的领袖,建造九丝城作为大本营。 其二,九姓土僚并入都掌蛮。自元置九姓罗氏党蛮夷长官司以来,形成了以九姓长官司治所(今兴文县古宋镇)为中心的九姓土僚聚集区。明初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施行改土归流,九姓长官司改称戎县,设流官辖之。明中期后,明廷对民族地区的剥削愈来愈重,甚至激起民变。在明王朝高压政策下,九姓僚人纷纷迁入山林避之。据清嘉庆《长宁县志》记载,都掌蛮“虽结构九姓土僚,中间多系亲识及负债牵制者方肯相从”,可见不少九姓土僚加入了都掌蛮的阵营或是涌入了都掌蛮的势力范围。 其三,都掌蛮与九姓土僚关系密切。都掌蛮在反明斗争中,常常联合九姓土僚互为支援,内应外和。明廷认为,九姓土僚的辅助是导致都掌蛮难平的重要因素,曾下令“九姓土僚并地内所有剧贼亦须乘机抚捕,毋容滋长”。九姓土僚与都掌蛮在长期的通婚、借贷中,从单纯的攻守同盟,逐渐变成有血缘纽带的亲识,形成了紧密的亲戚和经济关系。都掌蛮被平定后,改戎县为兴文县,《明史》只道“兴文,故九丝蛮地也”,显然已将九姓土僚归于九丝山都掌蛮之属。 可见,都掌蛮与九姓土僚交相融合,而“九姓”传说对于九姓长官司地区僚人有重要意义。都掌蛮首领阿大来自九姓长官司故地,或为九姓土僚,其在九丝山建城称王后,出于文化认同感或团结当地僚人的需要,取“九姓”之“九”以体现民族传统与历史渊源。 2.“司”的来源 阿大王称王九丝后,大兴土木,建有48座哨所、一座大王宫以及多个屯粮仓库,俨然成为都掌蛮之“京师”。自古以来,人们倾向于利用特殊命名来体现某地区的重要性与权威性,如宋代将帝王诞生地、潜邸、行在以及国姓所系之州改称“府”,以区别于普通州。对于极富政治意义的据点,都掌蛮必赋予特殊含义以体现其权威性和美好期许,故取九姓之“九”,缀之以“司”。 首先,“司”本为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单位。自元及明,中央王朝在西南地区建立了许多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的专门机构,统称某司,在地方享有权威。对少数民族而言,“司”代表着首领级的头衔。 其次,思慕“土司”的威权。明代土司一经授予,朝廷即赐予印章、冠带及诰敕等信物,作为朝廷命官的凭证。土司在其辖区享有无上权威,俨然一方诸侯。都掌蛮既号为“司”,其首领阿大或与“土司”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 再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司”取义土司制度,象征“以夷治夷”时期少数民族相对自主自在的生活。从民间传说《九丝城》关于迁徙的僚人在九丝山“逐渐地也过上了好的生活”的记载,可以看出僚人对以往土官治理时期生活的追思与向往。以“司”为号有利于以九丝城为中心产生民族向心力,唤起都掌蛮共同的民族凝聚力。 综上所述,都掌蛮取“九”寓意本族文化、历史、结构特征,取“司”彰显阿大王领袖地位与九丝城权威,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彰显驻地威严。 3.“司”讹为“丝” 先有少数民族对聚集地自我命名,再由周边百姓或汉族官员笔录用以指代,此为古代常见之事。都掌蛮属僚人分支,其语言贴近现代壮侗语系。据刘复生研究,“谷”(壮语作luek)或“山沟”(壮语作lueg)发音为[lu:k],川南地区,则有许多带“罗”“落”字的地名,尤其在山区。“丝”,壮文作sei,读作[θei],“司”,壮文作swh,读作[θwh],发音接近。“九丝”和“九司”,壮文均作giujswh,读作[ki:uθwh],发音相同。由于都掌蛮并无文字,曾省吾在川南访察,很可能仅得“九司”之音而误记为“九丝”。 关于曾省吾以“丝”代“司”,推测应与明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有关。都掌蛮与中原异俗,椎髻跣足,凿齿穿耳,崇尚巫术,猎头好斗,汉人多视其为落后原始之人。丝,《说文解字》作“蚕所吐也”,是一种初级的生产资料。司,《说文解字》作“臣司事于外者”,是国家制度下产生的词汇,具有管理、统治的意义。两者相较,似前者更符合明人对都掌蛮原始生产的猜想。 结 语 自古以来,九丝山便与川南都掌蛮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留下了许多悬棺、壁画,见证了都掌蛮的兴起、发展以及“九丝之战”后的消亡。明军得胜后,在山中刻石立碑以歌功颂德,有九丝山西关口石刻与九丝岩畔石刻,其与建武城明碑一道为“九丝之战”重要资料。可以说,九丝山蕴含着川南都掌蛮的兴衰历程,使古代少数民族生活与抗争的痕迹得以保存。 九丝山的得名具有深厚的历史含义,符合南宋王观国提出的“因事命名”的地名规律。其并非源于民间“以丝量山”的传说,而是结合都掌蛮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借用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影响,构建出具有民族象征与领袖威权二重性的“九司”地名,反映了都掌蛮受明王朝的镇压逃往深箐大山,与明军背水一战的血泪史,亦体现出地名发展演变中的民族特色。“丝”与“司”的错讹表明,如何正确地探求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命名内涵,是当今挖掘区域历史遗存的文化内涵时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 典(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配图:方志四川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历史文化】都掌蛮据点“九丝山”得名考辨‖张典的读书心得, 历史的读书心得,文化的读书心得,名的读书心得,山的读书心得,化的读书心得,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读书心得
|
《智识升级》作者丨职业读书人丨系统思维研究者这是鱼堂主第1038篇原创文章你好,我是鱼堂主,一位职业读书人。在今年完成转型后,我就把自己定位在读书人角色,所谓读书人,就是以读书为生的人。并且决定每周要读3-5本,这是我的工作需要,在这个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4期都掌蛮据点“九丝山”得名考辨张典九丝山位于四川兴文县城西南50公里处,为乌蒙山脉分支,历史上是蜀中古族——都掌蛮的肇兴之所。其山形盘礴,适宜居住,而四面峭仄壁立,真蛮中天险,曾为都掌蛮盘踞之绝佳地势,见证了
阳成者非富即贵,必是有名气、有身份、有地位之人。名人、大师、官员。领导、老板、企业家、管理者。学者、高人、文学艺术家。圣贤、智者、领袖。神、佛、仙等。所谓成象,指的是阳成了,阳的本象是大人、管理者、文明、公平、学习、教育、文化艺术、能力、才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4期都掌蛮据点“九丝山”得名考辨张典九丝山位于四川兴文县城西南50公里处,为乌蒙山脉分支,历史上是蜀中古族——都掌蛮的肇兴之所。其山形盘礴,适宜居住,而四面峭仄壁立,真蛮中天险,曾为都掌蛮盘踞之绝佳地势,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