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周末,校内,疫情,雨中。晨起,听张明敏、张颂华的歌《父子》多遍,读刘逸生先生《唐诗小札》3篇,零星写几句感受,在强国搜几幅照片看看,权当心灵旅游。人间亲情,无非牵挂;人生世间,无非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过光阴。
强国图片: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杜甫晚年流寓湖南时的作品。,那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了。正值国家多难,个人境遇又异常困苦,加上既老且病,心情是很悒郁的。然而杜甫晚年在律诗的创作上是更趋成熟了,他曾自称“晚节渐于诗律细”。这一首五律,可以显明地看出诗人晚年的艺术造诣。
岳阳楼在岳阳县城西门上,面对的洞庭湖,是中国南方第二大的湖泊,诗人自然久已闻名。因此开头两句,就道出了渴欲一见而夙愿终偿的欣悦心情。在律诗中,开头两句本来可以不必对仗的,如今却也做成一联,那是为了加强对比今昔两者的缘故。
三、四两句极力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在整首诗里,仅有这两句是景色的描写,因此它的要求异常严格。在十个字里,必须典型地概括地写出洞庭湖的雄伟气势。这首诗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系在这十个字身上。这好像面对一场严格的考试。尤其是在老杜之前,孟浩然已经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名句,更使后人不容易措手。此中的关键,在于诗人的胸襟怀抱与熔铸万物的艺术才华。然而老杜在这方面,的确是一个高手,因而他就能够比他的先辈开拓得更远。
“吴楚东南坼”,是说洞庭湖汪洋万顷,好像把处于它东方的吴和南方的楚这片大原野,打开一个大缺口一样,“乾坤日夜浮”,是说太阳和月亮好像就在这湖里升降出没。这十个字,就把洞庭湖的壮伟开阔,异常生动地写出来了。写景,看来每个诗人都会,其实它和诗人的胸襟气度的大小、思想性的高下极有关系,有些诗人就只能写身边的小事,而不能瞻瞩得更远。《北梦琐言》曾经嘲讽唐求(唐末的隐士)的诗,说它从来没有走出二百里路以外(指诗的思想境界),这话很值得诗人们体味和警惕。
五、六两句,转到自己身上。杜甫从公元760年开始,就度着“漂泊西南”的艰苦岁月,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了。从四川经湖北到了湖南,漂泊的生活使他和亲朋的书信来往完全断绝;加上一身多病,正如随处漂流的孤舟一样,自己一路上只有以舟为生,如今看了这样开阔的天地,就不能不陡然想起自己。天地是如此广阔,可是自己的处境却狭窄到这种地步,两相对比,更为难堪。这是诗人此时的实际感受,所以上面写得极开阔,这里就写得极黯淡,前后映衬,越显得两者的矛盾。而诗人的无穷感慨,也就不难从这里看得出来。
诗写到这里,要收煞是很不好办的。难道还要为个人的境遇怨艾下去吗?不,杜甫是个始终关心祖国安危和人民疾苦的伟大诗人,就是在这种境遇底下,他还是没有忘记国家大局。这一年(公元768年),吐蕃进攻灵武和邠州,京师戒严,白元光等率兵击破吐蕃于灵武,郭子仪又亲率朔方兵防守邠州。祖国的西北边防正处在多事之秋。“戎马关山北”,指的正是这些事。然而通过这一句,我们却猛然感觉到,诗人的“凭轩涕泗流”,不仅不是光为个人身世而悲恸,而且上面的“亲朋……”两句,也并非单纯是个人流落的感叹。正因为国家多难,诗人却无从尽一点绵薄的力量,昔年抱负,都成泡影,这才在登临之际,引起家国身世的重重感触而忍不住老泪交流了。“戎马关山北”五字,绾上结下,在这里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又一次看到老杜诗律的精严,它每一个字都不是随便安下去的。
选自刘逸生《唐诗小札》
lyds:每一字都有情思意蕴在,杜甫最是用心认真,最是谨严工细,最是厚重质朴,最是情怀深挚。
强国图片:镇江北固山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是初唐末期的诗人,李隆基(玄宗)即位那一年(公元712年)他就中了进士,可是最高只做到洛阳尉,是个下级官僚。据说他辞章华美,为当时人所赞誉。现存诗仅十首。《次北固山下》算得上是他的名作,为历代诗选家所注意。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之北,下临长江,山峻水阔。江南的俊秀景色使这位诗人感到意外似的惊叹。诗的开头,就是从江南的绿水青山写起。
第一句说,旅客往来的驿路,从山中绕出,又远远伸出青山之外。第二句说,在水上迅疾地飘行的小船,也好像一直开到绿水的前面去了。这两句看来泛泛,其实起了点题的作用。它写出诗人是泊舟山下,而不是在沿江驶行(诗题中的“次”字,是旅途中小住几天的意思),所以才留意到客路伸出青山,行舟前于绿水。如果自己坐的船也在行走,这种景色就很难领略了。但是诗人在写这两句的时候,似乎又透露出微微焦灼的心情:你看,他们陆上的水上的都各奔前程去了,而我还是待在这儿,明天还不知道能不能继续进发呢!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由于感情只是轻轻地触动了一下,所以表面上几乎不着痕迹。
事实上,诗人更大的注意力也是放在欣赏景色这方面,所以三、四两句就极力摹写长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真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它的好处是写出人人眼中之景,道出人人心里的话。寥寥十个字,这一带长江的最主要的色彩就勾勒出来了。手法干净明快,使人感到谢玄晖的名句:“澄江净如练”,到诗人手里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六两句,是这首诗最吸引人的警句。《河岳英灵集》的撰集者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按,即唐初与苏颋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可见很早就已受到人们的注意。这两句是经过诗人反复锻炼的。“海日生残夜”,写江面的开阔,可以一眼看到地平线,因此,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好像残夜带来了太阳,而不是太阳把早晨带来似的。“江春入旧年”,是说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天的根芽,仿佛从旧年年底就埋伏下来了。这十个字,构思和炼句都脱尽旧套,翻出新意,而又异常自然,没有刻意雕琢致成晦涩的毛病,并且写出了一个从北方初到江南的人的惊奇喜悦的感受,所以实在是好句。诗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这种生活,是没有办法锤炼出这种句子来的。
然而,这两句又不仅仅是为了写景。他是运用了形象思维方法,所含意又高出于景色之上。我们分明看出:诗人面对眼前的景物,对于自己的异乡漂泊生活,终于不能不发生感触。旧的一天又消逝了(“海日生残夜”),旧的一年也轻轻溜走了(“江春入旧年”),而自己却仍然远役江南,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家乡洛阳呵!这样,这首诗终于归结到下面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只有希望在春光中北归的鸿雁,替自己捎一封信回家去了。
从整首诗看来,语句是精警的,音节是响亮的,充满刚健清新之气,已经完全脱尽齐梁以来宫体诗的影响。我们如果把它放在盛唐的现实主义诗歌巨流中,也丝毫不觉得逊色。
选自刘逸生《唐诗小札》
lyds:此一首句句名句,哪怕在深冬,在异乡,在寸步难行的时刻(疫情严峻),读一读,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像徜徉在绿水青山之间,眼界胸襟为之开阔,心力精神为之振奋,经典的价值就在于此。
强国图片:成都武侯祠
3.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律诗的格律限制比之古体诗要严格许多,使它在形式上受到更大的束缚;而形式的过分束缚,反过来又更大地影响到内容的表达与思想的发挥。因此它就比较难于写好(所谓“难工”)。假如要具体加以说明,那么,第一,律诗要求有更高度的概括力,即在极有限的文字中,要容纳下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生活内容。所谓“纳须弥于芥子”(把一座大山放进一颗小的种子里面),这里有着不易统一的矛盾。第二,既要求排偶(律诗中间两联要使用对偶句),又要在排偶中显出灵动变化,不为排偶所累。格式固定(如律句的讲求平仄、粘、对仗、拗和救之类),却要显出开阖变化,不板不滞,不粘不走。这两者也是不容易结合得好的。第三,花巧太多,则陷于软弱;过分朴素,又会显得枯淡。换句话说,它需要有较浓厚的色泽,但又不能过于雕饰。不偏不倚,实在很费斟酌。第四,由于字数限制,它要求一个字有一个字的作用,一句话显一句话的精神。(从前的人说,五律的四十个字就是四十位贤人,中间放不下一个俗子,便是这个意思。)整首诗合起来看,俨然七宝楼台,而拆碎下来,却又自成片段,这种既有在片段上的独立性,又有在整体上的联系性的艺术要求,也比古体诗来得严格。
总之,律诗不论叙事写情,在着色的浓淡,布局的虚实,组句的错综变化,用字的推敲锤炼等方面,都比古体诗更不容易运用得当。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了诗的格律,而要写出好的律诗,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作为对于律诗艺术技巧的探索,这里选了杜甫的《蜀相》试作粗浅的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初到成都访问诸葛武侯的祠庙时写下来的,那一年是760年,诗人由秦州来到成都,卜居在浣花草堂。成都是蜀汉的旧都,杜甫平生又是对武侯极为景仰的,诸葛武侯庙自然是诗人急要瞻仰的地方。因此诗的开头写法,就和一般游山玩水之作截然不同。
你看,诗人在第一句里,特别下一“寻”字,表明自己一心造访,并非信步行来,偶然遇见的。这就把自己对武侯的景仰,提笔点明,把下文的高度赞颂,在此先安下了伏脉。这是极讲分寸的写法。也许有人说,“寻”字在游山玩水的旧体诗中,也不算太少,为什么这里的“寻”字会另有用意?这是因为在这两句中,特别使用一问一答的写法,显得此次到访十分郑重。也说明这个“寻”字是有力地放下去,不是泛然落墨的。
三、四两句,要看诗人下的“自”字和“空”字的用意。时当春令,祠堂阶下有迎春的绿草,森森的树上有会唱的黄鹂。应该说,景色是动人的。为什么在诗人的感受上,草色并不入眼,鸟声也徒然聒耳呢?原来这两句的目的不在于写景,而在于抒情。它说明人物的感情和当前的景色已经发生矛盾。不过这个矛盾,并不是没有来历的。当诗人走进祠堂的大门,一片肃穆幽静的景色扑面而来,一向蕴蓄已久的对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贤的强烈崇敬爱慕之情,就如波涛喷涌,不可遏止。诗人既追怀武侯的功业,又痛惜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现在留下来的,徒然只有一座祠堂而已。在这种激动的感情支配底下,什么好鸟的鸣声,春草的幽媚,全都不在心上,只将全副心灵沉浸在追怀先哲的感情海洋里。所以这才下了“自”字,又下了“空”字。所以这两句才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那意思是说,刘备三次拜访他,请他出山帮助,是为了打算重兴汉室。而诸葛亮答应出山,也是为了这个目的。此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和刘禅,两代之中,忠心耿耿干了许多工作,显示出一片“老臣之心”。正式说出自己对武侯景仰赞叹之意。上文一路盘旋,宛如丘陵起伏,还没有看到主峰。而没有主峰,这首诗就没有多少可观了,所以到五、六两句,就非用浓重的笔墨着力渲染不可。现在,我们看到诗人运用高度的概括力,把武侯一生的遭际、抱负和功业,凝练成为精辟的一联,而诗人自己的景仰之情同时也就表达出来了。在律诗中,常常需要给予所描写的物象以典型意义,而又出之于高度的概括。这种结合是很吃重的。在杜诗中,对武侯的功业的歌颂,除了这两句以外,如“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着力地写出来的。不过,在这当中,首先需要作者具有较高的眼光,如果没有对被描写的对象做出正确的、历史的评价能力,那就既谈不上典型意义,而所谓艺术概括,也将流为空谈。
在诗歌的组织形式中,一起和一结都是重要的。起得不好,下面引带不起;结得不好,上边收束不住,尤其是收束不住,势将使全诗大为减色。因此写诗的人,重视起句,更重视结句。
这首诗正是收束得好的例子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警策地写出后人对武侯的追念和景仰,使武侯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显得愈为崇高了。句中的“英雄”,不但指后世英雄,并且也包括诗人自己在内。这两句话不仅概括诸葛武侯,所有为人民事业战斗不幸赍志而殁的英雄,也全都可以借用这两句话。因此它具有相当巨大的概括力量,成为后人常常引用的名句。
回头再看:起联,写诗人专诚拜访祠堂。次联,写诗人初次踏进祠堂时的感情激动。三联,写诗人对武侯的评价和景仰的原因。然后在结联里,再推出一层意思,写出千万后人对武侯功业的痛惜怀念。于是笔墨异常饱满,而感情又悠然不尽。在区区的八句里,文字的组织安排也是极费调度的。
末了,应该说明的是:杜甫这样地评价诸葛亮,并不就是完全恰切不移的。杜甫有他本身的历史局限与思想局限,我们当然不一定要以杜甫的评价来代替我们的评价。
选自刘逸生《唐诗小札》
LYDS:此一首是格律诗写成的游记,以少少胜多多。一二两联,交代游踪,迤迤而来,祠堂柏树,凝神看听,春草黄鹂。三四两联,写人事,抒己怀,三顾两朝,诸葛亮一生事业;出师未捷,英雄洒泪,杜工部钦敬不已,自伤难酬。写游记用诗法,56字超出长篇大论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