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三丰:科幻考古五则的读书心得


2023-05-06 21:54:03 ,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第一则:《慧劫》原作考据

《慧劫》(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第三集第十九编。英国可林克洛悌原著,桐城刘泽沛、永嘉高卓译述,武进冷风(恽铁樵)校对。民国六年(1917)二月初版。

经考据,《慧劫》的原作底本为英国律师、作家 Frank Challice Constable (1848-1937) 出版于1895年的 The Curse of Intellect(直译为《智慧的诅咒》)一书。这部书同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均未署作者名,普遍认为作者是Constable,但也有一些人指认作者为女作家Lady Gwendolen Cecil (1860-1945)。中译本署英国可林克洛悌原著,其实是小说第一部分叙述者 Machiavelli Colin Clout的音译名。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者Colin Clout,他讲述了自己的朋友学者罗平(Reuben Power)如何驯化教导一只猿猴,赋予它智慧,并把它引入伦敦上流社会。而第二部分的叙述者转为猿猴自己,它被称为“鲍尔的野兽”(Power’s Beast),《慧劫》译为“猿公生姆那批”。猿猴从自己开智的时刻讲起,讲述获得智慧后的种种境遇,直至最后自杀的悲惨结局。

第三部分回到Clout的叙述,以作总结。这部19世纪末的科幻小说触及了一个科幻母题,即人类创造智慧生物的冲动和后果。《科幻百科全书》有专门的作者条目,介绍这部书受到玛丽雪莱《科学怪人》和同时期类似著作的影响,并且也与威尔斯的《莫罗博士岛》(1896)形成直接的对话。

冰心对《慧劫》爱不释手。在她早年的日记中,专门有一篇(以给自己写信的方式)讲述这部书如何是一部“陷溺青年”的“杰作”。她甚至摘录了书中的一些句子,感慨“无意中得到此一部深刻的著作……不能不佩服他五万字之中,几乎字字有理论,字字有哲学”。

(@三丰_科幻 2022年7月11日)

第二则:《大荒归客记》原作考据

《大荒归客记》(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说部丛书”第三集第八编,1916年6月初版。原著者法国曲特拉痕脱,译述者四会梁禾青、武进赵尊岳。

经考据,本书的原作底本为法国作家、陆军中校 Émile Driant(1855-1916)的小说 Un dirigeable au pôle Nord(巴黎Ernest Flammarion出版社1910年初版)。

有关这部书的内容,录北洋政府教育部批语如下:“此书叙法国一中尉名杜退者,偕一女郎(名为克利司登)游登飞艇。忽为奸人将繁绳隔断,艇遂上升,空中乘风荡漾,至海滨下降,遇一探极船。船主燕士约乘飞艇共采北极。卒底其地,发现探极之种种历史。归时遍历艰险,幸而获济。书中写中尉服从规律之勇德、女郎爱国之热诚、冒险之性质、拍德森之好学深思。青年读之,实足以激发志气。”

这本书的考据过程颇为波折,且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先,张治老师@lexiphanes的考据无功而返。他在最近一篇有关“e考据”的文章中承认“e考据”并非万能,“例如《大荒归客记》写乘坐飞艇在北极历险的故事,查相关通俗文学的工具书(例如Everett F. Bleiler主编的Science Fiction: The Early Years, 1990),根据索引里的'north pole’类目搜罗到很多同题材的小说,由题名再去电子书网站逐一查对却始终找不出原作。”

他的失败激起了我的挑战兴趣。很快在读秀搜到《竹内实文集》一篇文章,其中断言《大荒归客记》的底本为凡尔纳的《征服者罗伯尔》日本译本。竹内实还试图一一对应两书主要人物,称“法国杜退中尉”就是“罗伯尔”,“船主燕士”即为“加耐托”号航船的大副。案件似乎早已告破?但读一下《征服者罗伯尔》的剧情,与《大荒归客记》没有一处相符,说前者是底本实在太过牵强。

于是进入新一轮考据。事实上张治老师的坑我几乎全都又踩了一遍。我拿着本书最主要的关键词飞艇(airship)和北极(north pole或arctic)在各英文数据库轮番上阵,也确实检索出一系列有关的作品名(十九世纪末无疑是极地探险的黄金年代),但将有嫌疑的作品逐一比对后均无所获。

就在考据工作陷入僵局之际,《大荒》译者赵尊岳的叙文(序文)吸引了我的注意。文中道:“法郎西人,近世以柔靡见称,始有作者,著是书以警国人,国人今亦颇致力。德意志学者见之,乃大称许,译为德文,万卷流传,群相砥砺。”这里明确说本书是法国人所作,并曾被译为德文。那么,我想,此前以英文关键词在英文为主的数据库搜索,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于是转换思路,用法文关键词飞艇(Dirigeable)和北极(pôle nord)进行搜索,很快率先找到一个“文艺作品中的飞艇”法文维基页面,并在其中文学部分找到一部标题明明白白的既有北极又有飞艇的作品——Un dirigeable au pôle Nord(直译为《北极的飞艇》)。会这么容易就找对吗?刚好维基页面的附注提供了全文文档链接,利用谷歌翻译看了一遍序言后,不得不感慨,就是这么容易啊!序言中简述了一遍故事,完全符合《大荒》剧情,并且人物均有原文对应:法国中尉杜退是Lieutenant Durtal,女郎克利司登为公爵独女Christiane,船主燕士是美国富豪Sir James Elliot。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次考据过程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不能理所当然认为所有信息都存在于英文世界,“e考据”不等于“English考据”。事实上,网络上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非英语世界,我们考据的视野也要开阔一些,再开阔一些,趁手的翻译工具也要大胆的用上!

最后介绍一下作者埃米尔·德里昂(Émile Driant)(1855-1916)的生平。德里昂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事学院,一直是法国陆军职业军人。但1906年他因强烈的国家主义思想被禁止升职,于是他选择退伍,一边继续写作,一边从政,1910年成功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14年一战开启,58岁的德里昂被重召入伍,军衔为中校,指挥两个营。在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中,他率兵拼死抵抗德军的大举进攻,最终英勇牺牲,成为“凡尔登绞肉机”中第一名战死的高阶军官。德军将他埋葬,并写信给他的遗孀,给予他最高的军事赞誉。法国视德里昂为国家英雄,在他战死的地方树立了纪念碑。

埃米尔·德里昂

德里昂1888年开始写作,他以“Capitaine Danrit”为笔名出版了一系列军事幻想小说,假想法军与德军或英军交战。《北极的飞艇》是他在1910年出版的极地探险幻想小说,在前言中他明确创作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公众展示北极探险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书当年即被译为德文出版,书名Im Luftschiff zum Nordpol (1910),署名Major Driant。不知道在凡尔登埋葬他的德军士兵中,是不是也有他的读者呢?

(@三丰_科幻 2022年7月13日)

第三则:最早的香港科幻电影

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什么?此前公认的答案是公映于1939年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去年黄鸣奋老师基于科幻研习营的集体讨论,提出1925年由汪优游、徐卓呆执导的《隐身衣》可能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发端。

最近我在早期香港电影资料中看到另一个可能的答案:1936年香港南粤影片公司出品、杨工良编剧和导演的《科学罪人》。这部片的简要信息如下:

《科学罪人》(The Evil Scientist)

出品时间:1936年

出品公司:南粤影片公司

发行公司:华威贸易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监制:竺清贤

导演:杨工良

编剧:杨工良

类型:恐怖

主演:谭玉兰、邝山笑、林妹妹、巢非非、何浩文、周志诚

上映时间:1936年9月3日

片长:98分钟

对白语言:粤语

色彩:黑白

剧情简介:一个恐怖组织的首领“化身博士”,利用科学方法将人变成兽。更制造出六丈高之巨人和六寸高之矮人。

网上有关这部片的资料甚少。所幸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网站找到两份文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探索1930-1940年代香港电影》一书介绍,南粤公司是竺清贤1932年由沪来港创立,杨工良是旗下年轻导演。三十年代初,《僵尸志异》(Dracula, 1931)掀起僵尸片热潮,杨工良参照西方僵尸片手法,结合本地伦理故事,拍摄了香港首部僵尸片《午夜僵尸》(1936)。

而科幻恐怖片《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1931)及续集《科学怪人的新妇》(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分别于1932和1935年在香港上映,票房大卖。于是杨工良又依葫芦画瓢,以疯狂科学家进行人变兽实验为题,运用大量特技拍摄了另一部粤语恐怖片《科学罪人》,于1936年9月在港上映。《华字日报》的公映报道中称影片“光怪陆离,《科学怪人》亦为之失色”。

香港电影资料馆2015年的通讯中有一篇文章《杨工良的想像世界》,详细介绍了这位出生于上海的香港“鬼才导演”的电影人生,他后来一直活跃到60-70年代,拍摄了几十部电影。而《科学罪人》作为第一部粤语科幻电影也值得载入香港和中国电影史。

《探索》一书中留下了《科学罪人》的一幅珍贵的剧照。剧照中,已经变兽的人物(很可能就是疯狂科学家“化身博士”)正在威胁人物。

香港科幻电影《明日战记》即将上映。从《科学罪人》到《明日战记》,香港科幻电影走过八十多年的历史,祝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三丰_科幻 2022年7月17日)

第四则:茅盾翻译的科学小说原作考据

1916年夏天,茅盾(沈雁冰)从北大预科毕业,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工作,开始做一些翻译。第一篇小说译作是科学小说《三百年后孵化之卵》,译自英国科幻作家威尔斯的《巨鸟岛》(Aepyornis Island, 1894)。

随后,他和弟弟沈泽民(1900-1933)一起翻译了两部科学小说《两月中之建筑谭》和《理工学生在校记》。《两月》从《学生杂志》1918年第5卷第1号开始连载,至第12号,共连载8期,标“科学小说”,署“美国洛赛尔彭特Russell Bond原著;(沈)雁冰、(沈)泽民 (译)”。《理工》连载于《学生杂志》1920年第7卷7-12号和1921年第8卷2-3号上,共连载8期,标“科学小说”,署“(沈)雁冰、(沈)泽民 (译)”。

茅盾后来在写给《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的回忆文章中,对这两篇译作小说的来历是这样说的:

1918年的《学生杂志》,认真要登科学小说了。这一点也是我和朱元善商量好,由我负责收集材料。我找到了一篇叫《两月中之建筑谭》(美国洛赛尔·彭特Russell Bond著)的科学小说。我认为译文虽然不必(象后来翻译文学作品那样)百分之百的忠实,至少要百分之八十的忠实。朱却认为技术部分要忠实于原文,此外则可以不拘。他的'理论’是,给中学生读的科学小说,一方面要介绍科学技术,一方面也要文字优美,朱认为这一定要用骈体。《两月中之建筑谭》开头那段文字就由我来写(即'疏林斜阳,数声蝉唱,绿水青草,两部蛙歌……’骈体文字)。这篇小说是我和泽民合译的。泽民主要把技术部分译出来,那时他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了半年,技术方面完全许多技术名词他知道,我就不知道。如混凝土,是cement加沙拌成的建筑材料,那时他们学校把它译成混凝土;又如钢筋水泥制成的部件,译成钢筋混凝土,也是他们学校里老师译出来的。

可以看出《两月》是茅盾和胞弟沈泽民合译,而后来的《理工》其实是沈泽民一人译出,但署兄弟二人合译。茅盾文中也有解释:

《两月中之建筑潭》,在《学生杂志》上连载了八期。原文有许多插图。登了这篇以后,朱认为科学小说应继续登载,要我继续找材料。我后来又找到一本小册子:《理工学生在校记》。严格而言,这不是科学小说,这只是用小说形式叙述科学知识。这也是我与泽民合译的。实际是他一人译,我只在文字上稍加修饰。朱硬要用合译的名义。他明知泽民是我的弟弟,但朱说若用泽民在学校的姓名沈德济,又不与我合译,那就要照在校学生投稿例,只能酬以书券,用合译,他可酬现金。言外有格外照顾之意。我和泽民拿到稿费统统去买了书。泽民暑假从南京来上海,在我宿舍住了半个月就把《理工学生在校记》译出来了。

经考据,《两月》和《理工》两作的原作者是美国青少年科学作家 A. Russell Bond (1876-1937),他在20世纪初写过几本给青少年的科普作品,其中有一个“科学美国男孩”(Scientific American Boy)系列,这个系列包括三部以美国男孩 Bill 和Jim为主角的科普小说,按顺序分别是: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y; Or, The Camp at Willow Clump Island (1906),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y at School (1910),和With the Men Who Do Things (1913)。《理工学生在校记》原著是第二部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y at School,《两月中之建筑谭》原著是第三部 With the Men Who Do Things。

这个系列以男孩比尔(Bill)和吉姆(Jim)为主角。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工程知识,他们组建了一个叫“大甲虫俱乐部”(Big Bug Club)的秘密小团队。小说第一部中,俱乐部成员在营地做各种野外建造实践,第二部则在学校附近划船、造坝、建桥,而第三部比尔就来到纽约城,见识了诸多当时的工程奇迹。

Bond 写作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为青少年提供准确的科学和工程知识,他用小说的形式只是为了让小读者更易接受,所以他在小说中一切按实际科技知识为基础,并无任何幻想成分(因此它们不能称为“科幻小说”,而是更接近“科普小说”概念)。此外他还绘制了大量科学和工程配图,帮助小读者理解,甚至还给予他们动手实践的指导。用第三部序言中的话来说,“这是虚构作品,但即使是最惊人的冒险也是基于事实的。……尽管作者在叙事上有充分自由,但他小心翼翼地保证工程数据的绝对准确。”

这个“以小说为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的理念应该也是茅盾所认同的。茅盾在后来一封给研究者的回信中说:“这些(指《学生杂志》的译作)都是'为稻粱谋’的滥制品,不值再提。只有那篇《理工学生在校记》是有意译出来,给那时中学生一点使用科学的知识。”

(@三丰_科幻 2022年6月14日)

第五则:民间高手破解科幻考据悬案

一篇流传很广的外文科幻小说的考据,难到了很多科幻考据专家。你有线索吗?

中文科幻数据库(CSFDB)一直在做外文作品原作考据的工作。去年7月发布的微博公布已有96.5%的总体考据率!现在应该更高了。但现在留下来的骨头越来越难啃。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个困扰了好几位科幻考据专家很久的难题——这篇据称作者是英国人彼得·基恩的冒险科幻小说《地下世界探险》。

这篇小说在80-90年代至少四次被不同的译者(董元骥、杨汝钧、王铁柱路华、陈渊陈隽)独立翻译,又多次被改编和收录选集,有好几个译名(《魔鬼洞》《魔窟探险》《地下世界历险记》《地下金字塔探奇》《“魔穴”洞历险记》等),还曾被改编成连环画和有声书。

故事梗概:莱顿教授和子女三人在英国约克郡乌斯比村的魔鬼洞探险,竟发现了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绝迹的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一支印第安部落遗民——阿玛泰古(或译作阿玛特库)部落。在这座可怖的有着金字塔神庙的地下城市里,阿玛泰古人利用先进的机器“脑痛机”和心灵感应术,在世界各个大国安插代理人,挑起世界大战,以便达到他们复仇的目的。莱顿教授和子女在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把此消息告知英国首相,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派出特种部队和科学家,制服了阿玛泰古人,解放了被羁禁在地下城市沦为奴隶的人们。

溶洞探险、地下城市、印第安部落、金字塔神庙、脑痛机、神秘的水手歌曲、控制代理人掀起世界大战……有没有唤起你的回忆?

照常理这应该是很好考据的一篇作品:有清晰的作者名(基恩虽然有多个可能的英文对照,但也容易找),有很多很多特征词汇(甚至还有个电脑型号),但……令我们抓狂的是,无论如何都搜不到这篇小说的原作信息!

因此,我们向广大科幻迷求援!如能提供任何线索,不胜感谢之至!你也就是最最最厉害的科幻考据专家啦!

(@三丰_科幻 2022年4月24日)

前日发布的悬案不出两日已有英雄破案!果然高手在民间!

@Hecataeos 在 google books 通过作者名Peter Keane/Keen/Kean找到一本 The Controllers。然后通过荷兰文简介确定了就是这本!膜拜大神!!

这是一本英国 Macmillan 出版社出版于1977年的小书,作者 Peter Keane,是给外国人学习英语用的阅读材料。这也是它为什么这么难查到的原因——因为它本就不是当科幻/奇幻/儿童文学书出版的。Macmillan 教育图书曾出版了一系列这样的给青少年学英文的分级英语读物,很多都是冒险幻想题材(Ranger Fiction 系列),The Controllers 是其中一本,列为第五级(Range 5),也是Ranger Fiction系列其中的一本。

此前所有人都徒劳无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实在太少了!到现在都没找到封面和简介信息(除了google books的那个荷兰文简介),也没找到一本旧书。

那么中国译者是如何得到这本书的呢?在 Worldcat.org 找到了线索——1980年10月外研社出版了这本书的英文注释版,中文题为《魔穴历险记(又名控制者)》,标为“方廷钰注释”。这本书就是英文原版的注释版,连封面都很有可能是英文原版的封面。

原来答案不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只是所有人都忽略了它。怪不得所有译者都能轻松地获得原文来进行翻译,也怪不得很多译文都是叫什么魔穴、魔鬼洞、魔窟(第一章英文名 The Devil's Pot),都是来自于外研社这部书。

案件告破!撒花!!!

(@三丰_科幻 2022年4月26日)

本文原刊于《科幻研究通讯》2022年第3期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三丰:科幻考古五则的读书心得,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