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为何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而欧洲诸国林立?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如果一个河南人认为河南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人们或许会对此觉得匪夷所思,但如果一个法国人觉得欧洲应当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法国应该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省份, 那必然也会被人当做神经病。因为我们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度,而法国和德国也天然的认为他们本身就是两个独立的国家。

欧洲和中国面积相当,历史发源时间也相差不大, 为何中国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统一国家, 而欧洲却成为多个国家形态?

这个问题最早要从周天子分封诸国开始谈起。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 在生产力普遍落后的情况下,西周王朝对刚刚拓展的领地无法直接统治,因此被迫的施行了分封建国的方针。即,在被武力威服的地方 ,讲宗室亲属以及有功大臣分封过去,独立建国,这些封国作为周王朝的附属国,代替周天子对所在地区进行统治,并对周天子履行名义上的服从。

在分封伊始,一方面是周王朝过于强大, 封国力量弱小,另一方面,因为血缘关系和亲近关系还比较近, 各个封国自觉的履行了自己的效忠义务。这种状况大致持续了两百多年。

分封制并不是完全顺利推行的,比如太公姜尚带着随从赶往齐地就封的时候, 就遭到了附近的早就存在的古国莱国的阻击,姜尚趁夜突袭, 勉强完成建国, 但齐国一开始就不断的遭到莱国的骚扰,甚至一度迁都。说明周天子所分封的地方, 并不完全被周天子所拥有。我们应该庆幸这种大规模的分封是在周王朝声望比较强大的时候进行, 否则你去一个边缘地区建国, 人家压根就不会搭理你, 搞不好还要被胖揍一顿。凭借着灭商的声望, 以及边远地区的势力弱小, 各个宗亲和功臣勉强在当地站稳脚跟,然后开始了在当地的同化过程。

实际上, 以齐国和鲁国为例, 两国实际上是在周公旦东征的时候,才真正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三监之乱给周王朝创造了东征的机会, 而这次东征行动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拓展到商王朝势力根深蒂固的东夷地区。在这次扫荡下, 齐国和鲁国才得以在当地取得立足。

分封制把北到燕京东到大海南到淮河一带的广大地区,名义上纳入了周王朝的统治。这种行为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按照文明的发展程度, 中原地区相对比较发达,而上述的这些地区, 尽管早先也有自己的农业发展 ,但相对是比较落后的。被分封以后,各诸侯国在当地自行发展, 为了获得生存的物资, 必须大力开疆拓土,将周围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一开始的封国可能就是一个小村庄, 但鉴于实力的差距, 小村庄最终发展成了百里之国。这样一来, 当地就得到了很大的开发,它的意义在于, 全国各地保持了相似的生产力水平。相似的生产力水平就会更容易形成统一的管理方式。

这一点很重要。

比如齐国,那里曾经是个蛮荒之地, 但是在齐国的治理下,成为富庶的国度, 试想, 如果这个地方当初让周王朝自己去开发, 搞不好最后是提人做嫁衣。

分封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将周王朝无力控制的边远地区以附庸的关系和中央王朝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上的认同。因此即便是深处南方的吴国, 也要跟风的自诩为周武王太爷爷的后裔,而更南方的越国也要标榜为大禹的后裔。反正都是华夏老祖宗的血脉, 大家都是自己人。

所以,相似的生产力水平, 以及共同的文化认同, 将最早的中国各地区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合并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东西两汉尽管将盘踞草原的匈奴人击退, 但始终是无法在草原地区建立直接的统治, 不论是两汉, 还是大唐, 对北方草原的控制都是以部落臣服的方式进行较为松散的控制,因为根源上这是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差别。

这种关系就像今天的邦联制,内部的各邦在经济和行政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古代则包括军事上的独立性。 所以古代的这种松散联盟建立在王朝强大的前提下, 一旦王朝衰弱, 番邦马上就会走向独立。 大唐安史之乱以后, 回鹘兵趁机洗劫长安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样的, 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 就是南北经济的差别, 一个是工业化为主, 一个是奴隶种植园为主, 双方对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导致了美国政策上的撕裂, 最终爆发战争。而美国的最终统一,也是建立在工业化消灭了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

从这个角度将, 我们首先要感谢西周王朝, 周天子和他的后代们, 通过分封的方式, 将各地的经济和文化紧密的团结在周王朝周围,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这是大一统能够建立并且长期建立的前提。

从根本上将, 这是大河农业文明在中国的推广导致。不论是黄河流域还是淮河以及长江流域, 相似的地貌特点, 决定了相似的农业方式。因此更容易生产力的推广和普及,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假设长江流域是高原荒漠,历史的发展将会完全不一样。至少会曲折很多。

周王朝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以后, 很快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的御马大夫秦国建立的秦帝国。

等等, 秦帝国先坐下休息, 我们要顺带提一嘴欧洲的进程。

欧洲此时的大佬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一个继承自希腊的海洋文明帝国。尽管在帝国扩张的后期, 农业也逐渐成为支柱, 但和周王朝平坦且紧密的平原地带不一样的是, 罗马帝国是建立在地中海周围的。地中海将各地分割开来 ,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农业版块, 这些农业版块以海上贸易的方式和意大利半岛带上的罗马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建立在罗马对帝国的强有力控制上的, 一旦帝国衰落, 各地由于其形态各异的经济方式, 马上就会分崩离析。

尽管如此, 在欧洲大陆的高卢地区和更北方的日耳曼人占据的地方, 还是存在着建立统一国家的基础。但是欧洲人后来玩砸了,这是后话,我们晚点再讲。

现在有请大秦帝国登上主席台。

大秦帝国以武力消灭周王朝范围内的所有封国以后, 更是在高光时刻将岭南地区纳入帝国统治,这是农业文明完成整合以后的第一次扩张。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 农业文明在完成内部整合以后, 将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样的, 鉴于南方经济和北方经济的差距, 这一地区一度在西汉帝国初期和中央政府割裂。

大秦帝国在成立以后,始皇帝嬴政曾纠结过要不要搞分封制,幸运的是, 他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将原来商鞅在秦国确定的郡县制, 在秦帝国推而广之。这一制度被基本被后世继承和发展, 形成了前年不变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在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上。分封制是名义上的依附关系, 但实质上是一种独立性质的国家, 连半独立都算不上。分封制一旦建立, 则很难根除。因为封国将会从财政、人口和土地上削弱中央王朝的势力。想要削弱封国的独立倾向 ,单单依靠王朝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 将会异常的艰难和痛苦。

后世历史已经非常清楚的给出了答案。西汉帝国早期为了加强皇家力量, 在王朝内部分封几个刘氏王国, 然而在汉景帝试图削弱王国力量的时候, 七国马上联合造反, 最终还是在汉景帝弟弟掌握的梁国的坚守下, 汉帝国才得以平定内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失去藩镇支持的唐王朝则始终无法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最终也亡于藩镇。藩镇虽然不是封国, 但也具有封国的性质。 最后一个鲜明的例子是燕王朱棣,在明朝建文帝试图削弱藩王势力的时候, 励精图治的燕王朱棣一路取胜, 最终取而代之。

这就是分封制的危害, 设立容易,取消则要付出异常的代价。

而郡县制就完全不一样。秦帝国将全国各地设置为郡县两级行政。分别任命郡守和县令予以治理。而郡守和县令实质上只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没有世袭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地方和中央是属于上下级的关系, 而非并列。郡守只有行政权, 地方的军事权在校尉掌握。这样地方的行政长官, 即没有独立的动力, 也没有独立的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将地方严格的纳入中央的控制之下,使得国家形成一个严密的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组织形式, 对封建社会的国家来说, 非常的重要。因为一个严密的组织整体, 可以有效的调动全国的力量, 这种力量, 包括财政,人口,以及土地。所以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 一旦形成统一, 很快就会集全国之力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汉武帝凭借这个力量将匈奴打的七零八落。而隋唐则依靠这种力量将突厥瓦解。大明则依靠这种力量将蒙古人打的在没有南下的能力。

与之相反的西晋王朝, 在内部永嘉之乱的打击下, 自废武功。随着西晋的衰落,周围的各个少数民族纷纷东进南下,在中原地区纷纷建国。中原王朝一度被压缩到长江以南,苟延残喘。

统一只是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架不住败家子自毁长城。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帝国时期确立以后,中间虽然出现过反复 , 基本被后世各个帝国继承和完善,大体保持了逐步完善以至于走向巅峰的趋势。这是农业文明发展的催生出来的制度需求, 即封建小农生产关系, 需要一个稳定的强大的中央政府来保证。本质上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佐证。两者互相成就, 在中央集权制度强大的时候, 农业文明也会日趋繁荣,反之当中央集权衰落的时候, 农业文明就会失去保护,进而因为内乱和外敌入侵而惨遭破坏。

欧洲文明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 也曾陷入过一段混战年代, 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崛起以后,在法兰克王国的扩张下, 欧洲曾经一度完成过中央集权。查理马特在扩张的过程中, 为了激发部下的战斗力, 在军队内部内进行了一种封建化的改革,这种改革和西周王朝的分封是非常相似的,即有战功的人可以获得一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以此作为服骑兵役的回报,可以终身享用, 但不能世袭。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在位以后, 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这就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制度采邑制。

法兰克王国的第二个朝代加洛林王朝(751-911)时采邑制大为发展,不但国王封赐采邑,许多大封建主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作为采邑封赏的主要是土地,当然也可能是官职,通过层层封赐,法兰克王国内部形成了国王名下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六个等级, 骑士下广大的农奴和农民, 欧洲的骑士制度就这样逐渐建立起来。

每一个等级的贵族只需要效忠封赏他的领主,而非国王,即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与西周分封制的区别是, 后者要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种细微的差别最终导致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随着加洛林王朝的衰落,终身制的这种采邑制, 变成了世袭的领地制度。各级领主在自己的土地世代继承,并在领地内享有独立的司法、行政、军事权,俨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对于上级宗主只需要宣布效忠即可, 在战时有服兵役的义务。但对于宗主的宗主则没有任何的义务。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周王朝的天子们则宣布普天之下都是周天子的土地,这种规定告诉周王朝内的所有人, 普天之下理所当然是作为一个整体, 属于一个王朝所有。因此,即便是周王朝权威不再,那么任何一个取而代之的继承者, 也应当继承周王朝的一切权力和统治范围。所以当秦国强大起来以后,它理所当然要去继承周王朝的一切, 包括普天之下的王土。否则就不算取而代之。在这种认知下, 后来的每一个王朝都天然具有一种建立统一的帝国的倾向。而非偏安一隅。

欧洲人则与此大相径庭。在欧洲的这种封建制度下,领地内的土地只属于领主,领主完全继承了国王在领地内的所有权力,包括司法、行政、军事、税收、铸币等权力。而国王只需要他名下的贵族们履行名义上的服从,而不会去过问这些贵族们在自己的领地内做什么,封地领主们则组成国王的议事会, 对国王的行为准则进行约束。领地世袭制确立以后, 他甚至也无权去对自己附庸的领地进行剥夺和改变。当这种规则变得根深蒂固以后, 任何一个想要改变规则的国王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样的, 当一个领主想要改变这种规则的时候, 国王的干涉也仅仅局限于制止领主的这种倾向,而非剥夺他的领地。否则, 他就很容易引起其他领主的不安。

这一点在东方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当一个封建领主试图改变规则的时候, 国王的干涉竟然仅仅止步于制止,而非彻底消灭他。消灭国内封国的汉武帝对此表示无法理解。

跟东方某大国建立的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欧洲的这种松散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最终使两个文明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特点。

由于领主和国王之间 ,是单纯的契约关系,因此欧洲人普遍对契约非常的重视,这种契约精神贯穿于他们的政治和生活的各方面,但东方人更倾向于实力决定一切。所以当法王路易十六想要增加税收的时候, 他必须要通过召开三级会议来实现,否则他单方面的决定将不会被国内认可。而英国的光荣革命中, 玛丽和威廉夫妇只需要接受资产阶级设立的新的契约, 就可以继承詹姆士二世的英国国王的位置。而在东方古国,朱元璋可以凭借个人意志废除丞相,雍正皇帝可以凭实力推行摊丁入亩。甚至,武则天和慈禧可以凭实力改变只有男人才可以干的皇帝岗位(慈禧是以摄政的形式)。

欧洲人无法理解东方古国的地方政府竟然要由中央政府来任免,东方人似乎也无法理解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可以自行其是,甚至抵制中央的政策。欧洲人的自主权使得他们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可以放手发展, 但同时期的东方大国就只能在中央的严密控制下 继续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严格的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此欧洲国家跑到东方古国的海岸边架上几门大炮的时候, 他们发现这个传说中黄金遍地的国家竟然落后到如此不堪一击。

火烧圆明园

因此我们在讨论中西差别的时候, 完全没有必要去妄自菲薄,双方的差别完全不是个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在漫长历史中, 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不仅保住了我们的农业文明, 并且在集权的基础上,凭借强大的基础盘所继续的能量, 先后将周边的草原文明、高原文明、沙漠文明纳入囊中。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庞大的 统治疆域,中华文明也因此始终屹立于不败之地。

法兰克王国灭亡以后, 欧洲在领地制度上重新陷入分裂之中,后来的法兰西帝国和德意志帝国曾经尝试过统一,但内部的分裂无法形成有效的凝聚力, 任何一方都很难获得统一其他割据势力的实力,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长久的分裂, 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概念, 最终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国家林立的现状。

德国的分裂尤其严重,近代德国的统一,首先是击败法国和奥地利对帝国内各个领地的势力干涉,其次才是凭借强大的武力去改变现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德国的统一根本上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统一的需求(统一的市场),而德国的统一适应了这一生产力的发展。

而在遥远的东方,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农业文明,逐渐孕育出统一的民族和国家概念。这种文明可以融化掉任何一个试图占领它的外部民族。而这种文化向心力, 也使得任何一个试图分裂它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只不过, 在封建的农业文明处于上升期的阶段, 这种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适应和巩固了这一文明, 但在生产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 这种制度不合时宜的限制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明清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可惜的是,封建势力的强大, 严格的限制了这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最终使得这个东方古国落后于西方文明,成为代灾难的根源。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为何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国家而欧洲诸国林立?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