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10月底,应北京易友之邀,为他鉴定旧地和重选新地,完成任务后,他再挽留我多住几天,安排我游览北京部分名胜,因为与爱好有关,第一站就选择了十三陵,接着登长城,然后考察清西陵,进颐和园,入故宫。本贴就是明十三陵的长陵,现整理图文,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01,卫星图看龙脉
图1,明十三陵是燕山山脉,看卫星图,主龙往东北走(清东陵是那边主龙的其中一结)。其间有一枝大缠护砂往南,而长陵就在此枝的尽头,借着大龙过峡左右的缠护砂取开阳的一面用作局面。
02,卫星图看长陵
图2,长陵的后山出脉,并非开帐穿心,几乎都是闪走偏出。自高山落数脉,粗看略长的有三枝,而长陵是最长的一枝,左右两枝都比它短,没有护送到头。
03,卫星图看长陵
图3,长陵后脉本身没有护砂保护到头,而是远借外方的大龙保护过峡的缠护砂为龙虎砂。
04,卫星图看长陵
图4,拉近卫星图看,可见长陵后脉,全是剑走偏锋,闪走偏出,并非开帐穿心。
05,卫星图看长陵
图5,再拉近卫星图看,长陵本身右边略有白虎砂,但没有青龙砂,左边是一片低地。
06,卫星图看长陵
图6,从来龙后方向前看,行脉是偏走,看似屈曲,但落到平地就被一条深沟界水冲射。在风水学上,行龙过峡处,最忌风吹水劫。风吹就是过峡处左右无缠护砂,无夹扛砂的保护,左右一看都是空白。水劫就是过峡处没有护带砂把水隔在外边,使得随龙界水直接流入过峡里,贴割龙身,或者被深沟直接冲至龙身。现在长陵后龙就是有深沟冲至龙身,这个会影响到后人容易夭损,当龙运走到这里,就会有覆巢之祸。
07,卫星图看长陵
图7,行龙将到穴星,左右两砂都反迎向后,并没有护送到头,致使穴星没有得到自身良好的保护,而是借外砂为护。
08,卫星图看长陵
图8,穴星也没有生出明显的手脚,显得孤立,右边似有薄砂,左边完全没有,不得不仰望外方龙虎来护。
09,远看陵门
图9,远看陵门,可见后方来龙山峰,但并非正坐天寿山。
10,近看陵门
图10,拉镜头更清楚,最高峰天寿山是略偏一点,当然,有时候,理气和堂局的需要,也不一定要正坐主峰。
11,祾恩门
图11,进入陵门,经过祾恩门。
12,祾恩殿
图12,中间是祾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
13,墓前明楼
图13,最后的建筑是明楼,相当于墓前的碑楼,楼后面就是坟墓了。
14,于明楼上看左边
图14,在碑楼上看左方,可见外方青龙砂两重。
15,于明楼上看右边
图15,在碑楼上看右方,外方白虎砂亦有数重略远。
16,于明楼上看明堂
图16,看明堂,前方的祾恩殿挡住了朝山,以前有没有近案山,是不是被挖掉做殿了,已不得可知。
17,于明楼上看明堂广角图
图17,朝山没有什么特起的,外青龙砂倒是回头收水了。
18,于青龙方看长陵与来龙
图18,从青龙方绕行一圈,发现青龙方低矮,没有生出本身青龙砂,墓陵显得高突露风。
19,于长陵后看左方
图19,走到陵墓左外墙看,贴身是两块低田,一块比一块低,没有本身青龙砂,借外青龙高峰为用。
20,于父母山上看长陵
图20,在来龙山脉上俯看,只见陵墓高筑,左右没有龙虎砂。艮束咽,立丁向,有低矮朝山,因不见近案,明堂显得有些旷散。
(以下借用无人机航拍的网络图片):
21,无人机正看长陵
图21,用无人机鸟瞰,因为建筑雄伟,所以初步给人的感觉是大气的,但仅仅是建筑大气而已。从风水角度来看,长陵来龙自天寿山分出一枝,然后往右偏走,走一段后,又突然往左闪走,慢慢落下平阳。但在闪走过程中,被天寿山的大界水深坑,直接冲至脉身。本来好龙会有送砂把外水逼开一边的,现在闪走之脉没有送砂,所以界水就直接冲到龙身上了。这是行龙带水劫。
22,无人机看长陵右方
图22,因为陵墓做得太高,没有贴身龙虎的保护,直接看到乾方低陷和来水。
23,无人机看长陵右方
图23,丁向见乾水来不吉,乾为老父,此方低陷又为来水凶方,定住家无老寿,即男人短寿。
24,无人机鸟瞰长陵
图24,来龙后几节虽然有枝脚送出,但墓陵本身无青龙砂,左边的低田是一层比一层低。
25,无人机看长陵左方
26,无人机看长陵左方
图26,贴身无砂,本可借外方高大山峰作青龙砂,但高峰又分开枝脚反背,却是护送外峰,不是护送陵墓。
【数据】以地盘列出:
束咽:艮
测碑楼坐:癸山14-15度
乾方见坑水来
水出丙方
【个人浅见】
1,此是燕山山脉的一条大迎砂,在送砂与迎砂之间,形成开阳地带。长陵来龙的天寿山看似雄伟,可惜出脉都是偏出闪走,没有明显的开帐穿心,这一段分析并非上格龙。
2,随龙界水冲龙身为龙身受水劫,主后人常多劫难和夭损,龙运至此则灭。
3,陵墓后一节,枝脚没有送到头,而是反迎来龙,等于是护送主人的队伍开小差,不专心护主随意离开。
4,陵墓左边看不到一点贴身砂的痕迹,也不知道原来有没有,是不是被挖走取土来培起陵墓。右边略有薄砂,但陵墓做得太高,就算有砂也护不了,不藏风。
5,数脉并出,陵墓一脉最长。古书有众脉长取短,众脉短取长的说法,但取长脉也是有学问的,并不是最尽头,一般是退后数节,这样才有受到保护。长陵在脉之最尽头,左右砂跟不上,本身砂又护不了,犯了孤身迎敌的忌讳。譬如,穴星为主人,主人官越大,越是深居简出,越是多人保护。打仗肯定是探子,先锋官先行,又岂有主子一马当先自己上的,一人上前,队伍跟不上,缺少了保护,那就很容易被人干掉了。又说:枪打出头鸟,先出头的肯定是最危险的。
6,本来,没有贴身砂的保护,有时候是可以借少祖山、父母山所生出的缠护砂为用的。长陵粗看外方都有高大的山峰借以作龙虎砂,但问题是,左右高大的山峰,并不是少祖山、父母山所生出。右边高山是燕山正龙的另一条缠护砂,左边的高山虽是同一枝龙,但却是在天寿山之后很远处就分出来的。打个比方,虽是同族,但都不是五代内的血脉。主要还是,左边高峰又生出枝脚,形成另一支队伍走了。在长陵看到那些枝脚是反的,并不是护送长陵,是无情的。而左边的高峰因为离长陵太近,显得长陵此脉低小无力,有奴大欺主之嫌,这样做皇帝就容易被大臣掌权钳制,并且会谋反篡位。
7,不知原来到底有没有明显的贴身龙虎,但即使有低砂龙虎,陵墓做得过于高大,超过龙虎砂的高度,则穴位不藏风,看到乾方低陷和来水,就犯了很严重的问题。盖乾为父,此方低陷和水法不吉,主家无老男,男人寿短。
8,现在的陵墓看不到案山(不知以前有没有,是不是被挖平建殿),则明堂显得过于旷散,朝山低小又远,显得堂中无物可用。一般人总以为明堂宽大可容千家万马最为养眼,不知明堂宽大是指外局,要先有内局,堂气翕聚,内紧外宽始是完善。
以上的个人浅见(或者马后炮),可以从历史中找出些关联:
1,朱棣葬长陵后,他的后代皇帝,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多数短寿,如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即明仁宗),即位仅一年就驾崩,时年48岁。
其他如下:
宣宗朱瞻基38岁,
英宗朱祁镇38岁,
景帝朱祁钰30岁,
宪宗朱见深41岁,
孝宗朱佑樘36岁,
武宗朱厚照31岁,
穆宗朱载垕36岁,
神宗朱翊钧58岁,
光宗朱常洛39岁,
熹宗朱由校23岁,
思宗朱由检35岁,
这个与陵墓培得太高大露风,见到乾方低陷来水,有很大关联。也许有人会说,皇帝常荒淫过度,短寿是正常的,这话是有道理。不过,如果以清朝为例,顺治帝葬东陵就是很好的风水宝地,他的儿子康熙帝68岁,孙子雍正帝57岁(虽不上寿也不是很短),曾孙乾隆帝88岁(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玄孙嘉庆帝60岁,来孙道光帝68岁。以此对比,顺治帝的子孙寿命就比永乐帝的子孙寿命高多了。
2,朱棣的孙子朱祁镇(英宗)继位,太监王振大肆揽权,干涉朝政,专横跋扈(与外青龙砂高大欺主有关联)。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王振怂使英宗集结二十万京营御驾亲征,其乱指挥致使英宗被俘(与长陵之脉孤身迎敌,缺少保护有关联)。
3,英宗复辟后,前有大臣石亨专权干政,其侄且有不轨之心。后有太监曹吉祥举兵谋反,差点得手(与青龙高峰欺主和生出反砂有关联)。
【后话一】
说到明长陵有这么多毛病,但此地可是当时著名的国师廖均卿所点,难道说廖均卿是浪得虚名?不,廖均卿作为杨公嫡传徒孙,他的地理水平肯定是高的。但为什么点出这样的地?这里,就要提到很多内情了。
真龙结穴,多得龙虎环抱,案山收局。也因为有案山的收局,所以多数结穴,在局内看,不会觉得明堂很宽阔(明堂阔大是指外明堂)。而皇帝可不懂风水,自觉贵为天子,自当高高在上,需要明堂宽大,可容千军万马,方能符合天子的气势。并且考虑到初代皇帝一旦安葬某处,以后的子孙皇帝陵墓都要围绕其左右,大概在十里之内,所以更要寻找开阳宽畅之所,否则如何容纳这么多陵墓呢!
初时国师点穴,自然是个个循规蹈矩,严格按照风水理论,尽心尽力的去寻找。但凡寻得美穴,高高兴兴地上奏圣明,但是皇帝观察后,多数嫌堂局不够宏大。甚至有些国师因为犯了忌讳而被砍头的。比如,有一国师,选中一地,因附近的村庄姓屠,朱棣就认为“朱”(猪)与“屠”在一起不可能有好的风水,就把他杀了。又有一国师,他选中之处,朱棣经过打听,发现后面有一道沟,叫“狼儿峪”,同样的理由,“朱”(猪)与“狼”相克,于是又把他杀了。
后来轮到廖均卿奉旨选址时,曾到北京一个叫“燕家台”的地方,觉得这里风水不错,于是就向朱棣报告。虽然此地也是鸟语花香,仿佛世外桃源,但是朱棣一听这名字就不高兴了。因为朱棣篡位之前就是“燕王”,这“燕家台”不就是“晏驾台”吗?朱棣认为自己才当上皇帝不久,这地名就是要让他“晏驾”啊!(“晏驾”就是指皇帝驾崩)因为地名寓意不好,本来朱棣是想象之前几个人一样,将廖均卿一刀杀了。但是,考虑到廖均卿是杨公的徒子徒孙,是有真传的,并且颇有名气。加上朱棣之前已杀数人,如果连杨公的徒孙都杀了,以后可能没有人敢帮他做事了。经过深思熟虑,朱棣最终就决定让廖均卿戴罪立功,重新为皇陵选址。
而经过这些事情后,不单是廖均卿,其他的国师都知道了皇帝的避忌以及喜欢堂局宏大,于是以后寻地更加的小心翼翼,很怕犯错。但是要找一个堂局宏大又能结穴的风水宝地是何其难,随着所找的一个个地没有被皇帝看中,时间一长,大家都害怕呀,如果几年都交不了差,就有可能被杀头呀!这样各位国师心中惶恐不安,为了保命,各自心里起了些小心思。
当廖均卿找到如今十三陵的位置时,看到这里堂局阔宽,是个符合大众口味的地方,他肯定是知道这个地并不是真正的大地。但是你要让不懂风水的人看了觉得开朗又好看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花架子堂局,起码可以忽悠过去。皇命不可违呀,三年过去再找不出一个让皇帝喜欢的地,有可能人头落地。所以当廖均卿把图绘制好献给皇帝,说是铜锣穴,然后带大家去观看时,看到皇帝高兴的样子,其他随行的国师也就见风使舵,顺着意思认可是块风水宝地,反正也乐得把这件事决定下来,否则大家交不了差,各自有风险。
既然各位国师都认可了,那就要谈论穴点了,其中先有王侃、巫涯两位国师发表意见,铜锣穴要葬锣耳(锣边),依弦而葬,葬矮些才会藏风。这本来是最基本的风水理论,但廖均卿见他们先说了,觉得他如果也跟着说,那也不显得自己的能耐了。于是他要出这个风头,就没有出声。等各位国师都发表意见退下后,他独自留下才和皇帝说:此地形如铜锣,锣的中间是最响亮之处,应该葬锣中间(也就是穴星顶上),必然会声鸣天下。皇帝听到声鸣天下很是高兴,于是赞同了这说法,第二天就宣布:王侃、巫涯两人所言锣葬耳不对,按廖均卿所言锣葬响中为准。
因为廖均卿反对他人的葬法,而自拟一套说法,哄得皇帝开心,因而得皇帝独宠,赏了不少金银。其他国师虽有上奏说若葬在顶上,必然受风。但无奈皇帝喜欢了,也不敢再多说。
廖均卿受到朱棣看重和欣赏,备受冷落的其他国师内心难免不服气,他们倚仗当时督理皇陵的一位太监老乡的权势,故意使些绊子,而这位可是修建长陵的正督监,这样廖均卿就有点难堪了。所谓老乡帮老乡,廖均卿也找到了在朝为官的老乡谢世安,不过他只是修建长陵的副督监,怎么办?入世太深的谢世安只给廖均卿说了一个字:“水!”,廖均卿何等的聪明,立马明白了其中深意!
过了一段时间,营建陵墓的工程出现了问题,有人向皇帝报告,开挖地宫涌出了泉水,流了好长时间不见停止,现已停工。王侃、巫涯等人闻之大喜,心想真是天助我也!于是他们复奏皇帝:皇上啊,我们插锣耳穴法才是对的,藏风干爽。您瞧廖均卿,葬高则露风,现在又犯水泉,是大凶呀!
于是朱棣皇帝宣有关人员面帝,面色难看的说:“黄土山如何?”众官起轰:“廖均卿戏弄朝庭,掘伤地脉,涌泉不止。”朱棣瞧瞧廖均卿,均卿面不改色:“臣该万死,恕臣再奏。”皇帝准,于是他说:黄土山的穴里出现泉水,正说明这是真龙所聚之处,臣点的位置没有错误,只要圣驾亲临,涌泉就马上止住。皇帝听了半信半疑,但还是同意了,就让择吉日出发。
是日,众人伴驾同到黄土山,见泉水还在流,比原来还要大,象滚锅一样冒着。永乐皇帝大怒,对廖均卿说:你言皇帝一至,泉水即止,为何愈大?廖均卿连忙跪下回答:请陸下容臣对山大喝几声,再用罗盘往地下一照,水自然会止住。永乐皇帝说:且听你一回,如果止不住水,你将命在悬丝。
于是均卿喝:“山家廿四向,土地、天星、地曜、廿八宿,祖师筠松、文辿、瑀公,今均卿为永乐圣主立万世之基址,千载之皇陵。兹因金井凿出洪水,涌泉数日不止。万里山河皆归属圣主,谁敢不尊兮。圣主鸾驾亲至此地,洪水该止。如何敢违!罪逆天地。”当均卿喝完,泉水就止了。众人面面相觑,惊奇不已。
廖均卿暗中观察大家表情,又打铁趁热的和皇帝说:臣欲再深挖三尺方好。皇帝问其原因,廖均卿说:下面还有石盆一个,石鲤鱼一对。下挖三尺后,果然见之,皇帝惊喜异常,说:“均卿非凡间子,诚有仙风道骨。喝山皆应,呼水即止,真朕之奇遇也! 将均卿实授钦天监王官,灵台郎博士品。”后来王侃、巫涯又再劝言,说葬顶不吉,据三僚廖家有记载,当时朱棣不悦,于是怪罪下来,发落锦衣卫斩首。
《注:石盆、石鲤肯定是廖均卿预先挖进去的,泉水也是他的杰作,只是他的手法比较高明,加上他胆大一筹,倒也忽悠过去了。因为他只是地师级别,还不至于达到那种“开天眼”和“言出法随”的神仙级别。泉水的做法,应是他与民间耍杂者有合作,就是现在耍魔术的手法。)
从以上故事可知廖均卿是个很懂得玩政治的人,在整个为皇帝卜地过程中,第一,懂得怎么出风头,众人皆同我独异。第二,胆子够大,敢在皇帝面前玩玄虚,不成功便成仁。而当时另一位国师曾崇政却显得比较中庸,他与廖均卿同是杨公的徒子徒孙,同是三僚村的人,并且还是廖均卿推荐他去的,所以皇帝问意见时,他都是说,以廖均卿所言为准,他没意见。相比之下,王侃、巫涯的敢言,很可能性命难保。而廖均卿的大胆,又有很高的风险。曾崇政明哲保身,虽然没有大功,却在皇帝高兴之下,也得了一些奖赏,他也乐得不用操心。
永乐八年七月廿四日,皇陵完工,也许是有心事,害怕伴君如伴虎,廖均卿上奏称年迈辞归。朱棣问其故,廖均卿说上有老母,下有五子未及婚配。朱棣执意挽留,给他加官加禄,但廖均卿还是辞归,朱棣后来勉强同意了。但是廖均卿离开京城后不久,朱棣甚觉“不舍”,于是派人又将其追回,赐四品职衔供养在钦天监衙门。廖均卿眼见都快到家了,又被追回,真是欲哭无泪呀,于是心中郁闷不已,又怕东窗事发,所以难免提心吊胆,在三年后(永乐十一年)就病逝了。
【后话二】
本来按照王侃、巫涯所言,穴依弦而葬(即穴星脚下开弦吐唇处),只要陵墓不太高,是看不到乾方低陷和来水的,这样明朝诸君短寿的缺点就没有这么明显了。但是后来按廖均卿所言从星顶开挖下去做地宫,那么陵墓培起,得不到龙虎砂的维护,是为露风,又见乾方低陷来水,则家无老男矣。
说到皇陵挖地宫,以前常有易友问:“真穴常宽一米左右,太极土也不会很深,象皇帝的地宫挖得又大又深,即使是真穴,也会把穴底挖穿了吧”?
回答是肯定的,地宫过大过深,即使是龙真穴的,也被掘穿了,所葬下去,最多不过是安金而已。所以说皇帝陵墓,未必就是很好的风水。象清朝顺治帝所葬孝陵是个大地,因为是火化薄葬,没有深挖地宫,只是象老百姓那样做个大土坟安葬,所以没有掘伤龙脉,他的子孙数代人都能得昌盛。
还有个易友常问的问题:古代朝庭都设有钦天监,养有国师,所寻陵墓都是经国师之手,应该是江山永固,怎么会改朝换代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些大内情,大隐秘了。综合而言,这是“体制”问题。其实古代的国师是很难做的,不要看表面风光,实际是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可能就被砍头。什么“体制”问题呢?例如,寻找初代陵墓,国师还可以大展身手,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当初代陵墓安葬后,其他的后代皇帝就得围绕在初代陵墓周围十里八里之内选择。因为皇帝的陵墓是不可能象普通百姓那样,东葬一个西葬一个,南葬一个北葬一个。如果是到处分散安葬的,毛病有三:
第一,不尊敬先皇帝,子孙不陪伴在先皇帝身边,多受非议。
第二,不方便管理,每一个陵墓都得拔出专门的财政和管理团队。
第三,不方便祭拜,如果十个八个陵墓分散开来葬,后来的皇帝就不知道要用多少天去祭拜,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个苦差事。集中安葬的,他们一天就可以祭拜好了。
那体制既然要集中一个范围内安葬,一个大局内,最好的地一般是初代选择了,以后的皇帝就只能安葬在周边的龙虎砂或缠护砂上了,还能有什么好地呢?或者二三代内还可以寻些砂结安葬或能安金,但再过多几代,能略为看得上眼的都用完了,只能是见山就葬了,都没有什么好选择的。这样,国师就等于是虚设的了,他们空有一身本领,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明知道葬在那些砂脚上不好,但是因为体制问题又必须要选择使用。但有敢实话实说者,直言是凶地,葬了会短命、破国之类的话,那么多数是被拖出去砍头了。所以后面的国师基本都学乖了,不敢说真话,就是装装样子,去勘察一下,用罗盘摆摆,明知不好,也得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是什么万年富贵,国运昌隆之类的假话。这样的风水,肯定是一代比一代差,他们全靠的是老祖宗葬了天子地,已经注定是发多少代天子,是吃着老祖宗福荫的谷种,还有着皇帝来做,谷种吃完了,自然就得改朝了。这是国师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潮流,老天是公平的,不可能让某家永远的做皇帝,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