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史说三国:三六一 西北乱起的历史知识2023-05-06 21:54:18 六一的历史知识,三国的历史知识,西北的历史知识,一的历史知识, 司马炎又命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 石鉴(?—294年),字林伯,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人。 石鉴出身寒微,但志趣高雅,公正亮直。 石鉴在曹魏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任内多所纠正,使百僚都感到害怕,后出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封石鉴为堂阳子,后入朝任司隶校尉,转任尚书。 晋泰始六年(270年)初,河南尹杜预因得罪时任司隶校尉的石鉴,被解除职务。 六月,司马炎启用杜预出镇边关,先为安西军司,后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又成为安西将军石鉴的下属。 石鉴公报私仇,命令只有三百士兵、百匹坐骑的杜预出击。 杜预识破石鉴的阴谋,当然不肯去白白送死。 他顶撞石鉴说,草盛马肥的六月根本不适合同鲜卑人作战,当务之急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军队的兵源、给养等问题,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才是出兵对敌的最佳时机。 石鉴没有达到目的,激怒之下,找个罪名逮捕了杜预,装入囚车,押往京城,交给廷尉治罪。 杜预的妻子是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杜预因与皇室有婚姻关系,议亲议贵,以撤销侯爵免罪,贬为平民。 石鉴出兵讨伐秃发树机能,无法战胜,最后因虚报军功而免官。 石鉴后来担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在伐吴时又虚报所斩获的敌军首级。 司马炎气极,下诏说:“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因所报斩首的数量不实而受刑。汉孝宣帝时,武牙将军田顺因虚报所获虏贼的首级而自杀。欺骗别人,败坏法律,这是古今之人所痛恨的。石鉴身为大臣,是朕所信任的。当年凉州的事情,你欺骗朝廷,以败为胜,才罢黜没多久,再次起用,本是希望你能将功补过,谁知你又伙同下属,再次欺诈朝廷。你好歹也是一个大臣,可以这样没脸没皮、不讲道义吗?有关方面的上奏没错,我只是于心不忍,也就不削减你的爵土了。现在就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录用。” 七月,司马炎任命汝阴王司马骏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坐镇关中。 西晋军队和鲜卑军队经过一年多的交战,秃发树机能不但没被消灭,反而联合了氐、羌、匈奴等部落共同反晋。 各族联军中,尤以北地郡(今陕西耀县)的匈奴人最为强悍,号称“北地胡”。 西北地区的各族相互策应,并肩战斗,声势浩大,西晋王朝连战不利,丧城失地。 晋泰始七年(271年)四月,秃发树机能联合北地胡攻打金城郡(治榆中县,今甘肃榆中县西北黄河南岸),在青山(今甘肃环县西)包围了凉州刺史牵弘,牵弘兵败而死。 大将军陈骞都督扬州诸军事时,曾对晋武帝司马炎说:“胡烈、牵弘都勇而无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不是安抚边地的人材,终将造成国家的耻辱。愿陛下考虑清楚。” 当时牵弘任扬州刺史,时常不顺从陈骞的命令,司马炎认为陈骞是与牵弘不和,才对他进行诽谤。 为了调和二人的矛盾,司马炎征召牵弘回朝,分开二人,不久任命其为凉州刺史。 陈骞听闻,暗自叹息,认为牵弘必然失败。 胡烈、牵弘二人策略不当,破坏与羌、戎的和睦关系,激发兵变,果然战败身死。 晋朝廷连年出兵征讨,损兵折将,也只是勉强维持平局,司马炎很是后悔没听陈骞的话。 不久,秃发树机能又在金山(今甘肃山丹县南)攻杀凉州刺史苏愉。 到晋咸宁元年(275年),秃发鲜卑的势力,由凉州金城郡西北,一直向西发展。 高昌以东的一些鲜卑部落也起兵响应,反抗晋朝统治。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史说三国:三六一 西北乱起的历史知识, 六一的历史知识,三国的历史知识,西北的历史知识,一的历史知识,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历史知识
|
临江仙壬寅小雪记怀文/本色山人小雪琼花应景,五更冰霰敲篷。临窗玄幕若千重。信风何太急,孤雁郁忡忡。秋暮羁途乖舛,初冬冠疫呼汹。纵然云翅亦愁浓。相闻频呓语,梦醒亦朦胧。20221122司马炎又命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石鉴(?—294年),字林伯,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人。石鉴出身寒微,但志趣高雅,公正亮直。石鉴在曹魏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任内多所纠正,使百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及十二运速记法现在,各位老师在网上或是在书上发表的十天干生旺死绝表及十二运记忆法很多,方法也都很好。只是方法各异,错综复杂,初学着也无从下手了。我的建议:你不论用那种方法,只要你觉的顺手,用的灵活。就用那种。都是同一个目标,司马炎又命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将军田章率大军西征。石鉴(?—294年),字林伯,乐陵厌次(今山东阳信)人。石鉴出身寒微,但志趣高雅,公正亮直。石鉴在曹魏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等职,任内多所纠正,使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