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杨筠松与三僚的历史知识2023-05-06 21:54:18 松的历史知识,杨的历史知识,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自刎而亡,僖宗返回长安。 杨筠松因未“遵旨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自度获罪于僖宗,既不敢也不想返朝供职,又怕回原籍遭究,故不得已长期浪迹赣南(今江西省赣州市)乡野。行至兴国县三僚村时,见那里山水宜人,环境幽静,利于隐居藏匿,遂择为长期寓居之地。 杨筠松 像(来源:hi.baidu.com)在三僚曾氏、廖氏后人中,流传着一个杨筠松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 三僚曾氏开基祖先曾文遄和廖氏开基祖先廖禹都是杨筠松的首座弟子。 曾文遄原是于都县(今于都县曲洋乡)人,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仕进,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黄檀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筠松,羡其学问,遂拜之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 曾文遄 像(来源:hi.baidu.com)廖禹,字伯禹,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州(古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其父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禹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 廖禹 像(来源:hi.baidu.com)杨筠松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禹与杨筠松先生相遇于虔化,起初他年轻气盛,不服杨筠松,屡屡与之斗法。 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筠松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禹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 杨筠松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 廖禹这下才彻底服了杨筠松,虔诚地拜他为师。 曾文遄和廖禹拜杨筠松为师之后,便跟着杨筠松云游四方。 后来,曾文遄想寻找一块吉镶,以便世代定居下来。到了宁都赖村,曾文遄认为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希望在此安家,杨筠松却说周围的山是秀头山,只会出大盗。 再到雩都平头寨,曾文遄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筠松又说他看错了,只不过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 后来,曾文遄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筠松,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 杨筠松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 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他看到的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 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的杨筠松,正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 于是,杨筠松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遄和廖禹一起,在三僚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附近的人都称这里为“三寮”(如今改称“三僚”)。 当年,曾文遄将家人从宁都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筠松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遄,三十八代官职显。” 明嘉靖年间董天锡编撰的《赣州府志·人物志》亦载:“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 曾文遄后著有《八分歌》《寻龙记》《泥水经》等书传世。 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风水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四处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 廖禹原居宁都中山坝。为早晚追随师父学艺,他亦举家迁到兴国三僚,得到杨公亲传秘籍。 如今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精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隐含了廖禹向杨筠松拜师学艺的故事。廖禹著有《怀玉经》《一盏灯》《俯察本源歌》等书传世。 杨筠松在为当地民众勘定阴阳宅址、排忧解难、遍阅赣南名山大川的同时,一边授徒传艺,除曾文遄、廖禹外,刘江东、胡矮仙、丰曲脚、黄妙应、厉伯绍、叶七、刘淼等堪舆名流均是杨筠松的真传弟子。 刘江东字渊(判?)则,又名七碗、添碗,晚年自号“刘白头”,江西会昌人。 生于大唐中和四年(884),殁于北宋开宝五年(972),享年88岁,葬于都上脑村西南天字岭半山腰,其墓尚存,本人著有《囊金》一书传世。因其祖父为卢王参政,与杨筠松知遇,遂请其收刘江东为徒,后传次子刘颖及女婿谭文谟。谭文谟二十八世孙谭敦素以其子尚幼,恐失传,授孙婿刘基。 杨筠松落籍三僚,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得传民间,风水术在赣南广为传播,世代相传至今,名家辈出。 明成祖朱棣 像(来源:hi.baidu.com)明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朱棣下诏礼部在全国访求风水术士,将赣州府兴国县三僚村的风水师廖均卿、曾从政请到南京,为永乐皇帝勘择陵地,得北京昌平黄土山,即今明十三陵长陵。 陵墓建成后,皇帝授廖均卿四品官衔,并赠其一首诗曰:“忆昔当年杨筠松,此仙去后有谁人。出去寻龙一身雨,回来跨鹤两袖云。地理图中观地理,天文机上会天文。一杯饯别顺天府,同昌山河乐太平。” 明成祖还在赐给他的一柄扇子上题诗一首:“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作为风水术士,永乐皇帝给廖均卿的恩宠,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杨筠松与三僚的历史知识, 松的历史知识,杨的历史知识,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历史知识
|
第九计 隔岸观火①【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注释】①隔岸观火:从河这边看对岸着火。《孙子·军争》所云“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意即观察时机与动静,等待斗争双方力量消耗殆尽,我自然控制了对方。俗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自刎而亡,僖宗返回长安。杨筠松因未“遵旨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自度获罪于僖宗,既不敢也不想返朝供职,又怕回原籍遭究,故不得已长期浪迹赣南(今江西省赣州市)乡野。行至兴国县三僚村时,见那里山水宜人,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兵败泰山狼虎谷,自刎而亡,僖宗返回长安。杨筠松因未“遵旨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自度获罪于僖宗,既不敢也不想返朝供职,又怕回原籍遭究,故不得已长期浪迹赣南(今江西省赣州市)乡野。行至兴国县三僚村时,见那里山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