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大臣病重算命,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不算了!(下)的历史知识2023-05-06 21:54:18 觉得的历史知识,算命的历史知识,突然的历史知识,自己的历史知识,病的历史知识,子的历史知识, 翰林学士于峤原本是赵凤的同僚,关系也不错,但自认为更能干。现在看赵凤做了宰相,他就不平衡了,和另一官员萧希甫数次上表非议时政,尤其针对赵凤。 赵凤记恨,却没有发作,然而报复的机会说来就来:于峤和邻居争水井,激怒了枢密使安重诲,赵凤就在安重诲命令下左迁于峤为秘书少监。 于峤就带了酒去赵凤家理论,想和赵凤像老朋友一样,一边喝酒一边聊。赵凤却深知于峤来意,知道两人之间已经没有友情可言,就让省吏回复说,我赵凤在洗澡,实在不方便见客。 于峤也不傻,把省吏大骂一顿还不解气,临走前还解开裤子搞了一出开闸放水。 但赵凤从省吏嘴里听到的却是:于峤骂了您,还在您的官邸门口开闸放水。 赵凤似乎也没有仔细调查,就上表章说于峤如此无礼,后唐明宗也信了,剥夺于峤官职,先长流武州为百姓,又长流振武军,永不任用。天下以为冤。 先前,赵凤就曾奏请修唐末四帝实录、修典礼,后来奏:“奉敕修懿祖、献祖、太祖、庄宗四帝实录,从今年六月一日开始,已经修完了进呈。纂述务必合乎品题。承乾御宇之君行事才称实录;追尊册号之帝的行文只可纪年。所修的史书现在想只有庄宗一朝为实录,太祖以上都为纪年录。”获准。 同年,赵凤兼判集贤院事。不久,明宗御中兴殿,问宰相们近日时事,冯道奏近来无事,赵凤则进言:“《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常以此道始终,则运祚无穷矣。” 年底,史官修撰张昭远等献上新修献祖纪年录二卷、懿祖纪年录一卷、太祖纪年录十七卷、《庄宗实录》三十卷,赵凤、张昭远、修撰吕咸休分别获赐缯彩、银器等,其中赵凤获赐杂彩五十匹、盖碗一副。 明宗将去南郊祭祀,之前斋戒一日,群臣在殿廷学礼,冯道、赵凤、皇子河南尹秦王李从荣、安重诲在月华门外排班,左散骑常侍萧希甫与两省班先入,冯道等坐在廊下不起身,萧希甫出去后召堂头直省朝堂驱使官责问宰相、枢密见两省官为何不起,并大骂,托病回家。 兵部侍郎承旨李愚为冯道、赵凤起草加恩诏书,冯道鄙视他的措辞,罢为太常卿。 赵凤拜相后,和当初俘虏了他又举荐了他的张廷蕴关系很好,数次对安重诲推荐,安重诲也因张廷蕴苦战胜过诸将,向明宗保荐。但明宗因为之前为庄宗平定杨立兵变时,功劳都被张廷蕴独占而怀恨,没有重用张廷蕴。 长兴元年(930年),加赵凤吏部尚书。 刚上任,安重诲就给他和冯道下了任务:弄死明宗的养子河中节度使李从珂! 李从珂的节度使其实已经当不下去了,他的下属牙内指挥使杨彦温趁他在外发动兵变,不让他回去,迫使他逃到洛阳。虽然杨彦温被镇压,但李从珂就落下了身为节度使不能驭军之罪。 有迹象表明,杨彦温就是被安重诲指使的,被镇压了也就被灭了口。安重诲就是要弄死李从珂。 赵凤引用《春秋》和明宗讲有罪必罚的道理,但明宗却驳回了,指出这并非二人的意思,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二人惶恐而退。赵凤改天在中兴殿明宗会见宰相时按安重诲的意思再奏,明宗不回答——我讲不过你,但我可以装傻。 最后明宗拍板,既然你们引经据典说李从珂有罪,那就……软禁在家吧。 李从珂不同于老宰相任圜。任圜是明宗登基后才加入新朝班底的,李从珂却已经和李嗣源父子多年。安重诲这边都低估了明宗对李从珂一路扶持的感激和保李从珂的决心,只要明宗不想李从珂死,他们也没法按明宗的头。 当然,明宗既然已经看出赵凤背后有人,也不会为难赵凤。赵凤随即与五千八百九十九人上明宗徽号,明宗御文明殿受册。当时赵凤的官爵是: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集贤院事、上柱国、天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而对幕后主使安重诲,明宗也自有一杆秤。捧圣军使李行德、十将张俭指使边彦温诬告安重诲谋反,明宗不信,立斩边彦温,御中兴殿时,听赵凤建议,族灭了李行德和张俭。 安重诲虽然度过了一次危机,但仍因久专大权被多人攻击,明宗也考虑让他休息一下,安重诲也想请辞。冯道觉得为了自保,辞职为上;赵凤却不同意,奏称安重诲是朝廷重臣,不可轻易罢免。 安重诲留任了,于是——他死了。 先前安重诲作为权臣,发现庄宗任命的东川节度使董璋和西川节度使孟知祥都有野心,就任命了一些节度使监视他们,结果,两川节度使协同叛乱。 这事摆平了就是消灭野心家,树立朝廷权威,但如果摆不平,就是安重诲闲得没事干,逼反藩镇给皇帝添堵。当时明宗的女婿石敬瑭挂帅讨伐两川,却没有进展。时值长兴二年(931年),舆论压力转移到安重诲身上,安重诲只能请求亲自去前线督战。 这一去,就不用回来了。而且随即凤翔节度使朱弘昭就上奏,说安重诲到了前线,就会夺取石敬瑭的军权。明宗又召安重诲回京,奉命督战督了个寂寞。等安重诲路过了他让李从珂失守的河中军,明宗的命令又到了:别回京了,原地当节度使吧! 天下人都知道,头号权臣安重诲被贬为河中节度使是什么概念——明宗不信任他了,甚至要他死了。 赵凤当初没能从安重诲手中救下任圜,但这时候他觉得安重诲也并不是该死的人,于是又站了出来:“安重诲是陛下的家臣,不会叛变,但行为不谨慎,被人谗言了。陛下不审察他的心思,他很快就要死了。” 明宗登基前,安重诲是他的嫡系心腹臂膀;当初兵变,明宗被变兵劫持后脱身,不知所措,也是安重诲坚定了他的信念,助他登基。但此一时,彼一时,明宗不仅听不进赵凤的话,还结合赵凤和安重诲的多次互动,认定赵凤是安重诲的党羽。 不久,安重诲被勒令致仕,并被杀害;赵凤也被遣出京,挂着检校太傅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荣衔,外放为邢州安国节度使,宰相的位子曾被冯道排挤 赵凤到任后,将俸禄都分给将校宾客,自己不敛财,即使在危难之中,军民也服帖;又表刘昫的弟弟史馆修撰刘皞为节度判官。前面说到,赵凤拜相是刘昫推荐的。 先前,户部尚书李从容表达自己想做宰相的意思,冯道、赵凤都怒其犯上,一同说他妄图拜相但人望不允;冯道、赵凤因青州从事王延是同乡,升为左补阙;史馆修撰何泽与赵凤有旧,数次私下求赵凤让他做谏官。赵凤鄙薄其为人,以为太常少卿。诏书未下,何泽先知道了,就自称新官,上表章自诉,表章下达中书省,赵凤等说:“何泽未拜命而称新官,轻侮朝廷,请以法治罪。”于是何泽以太仆少卿致仕。 长兴四年(933年),明宗崩,子宋王李从厚继位,即闵帝;应顺元年(934年),加赵凤爵邑。 这一年,风云再起:两位宰相枢密使同平章事朱弘昭(就是前面的凤翔节度使)和同中书门下二品冯赟想削藩,就想把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和凤翔节度使李从珂都调走,结果逼反了李从珂,一系列连锁反应后,却是李从珂逼得闵帝出逃到了卫州。 赵凤出镇在外,原本可以置身事外。但他没有。他集合宾佐军校,哭着说,皇帝出奔到了卫州,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护驾。军校们听了很感动,也愿意前往。 是啊,万一李从珂记仇怎么办? 如果成行了,李从珂想当唯一的皇帝,还得先歼灭赵凤的这支军队。但是,他没有给赵凤时间。 于是赵凤没有动身——闵帝都死了,护驾还有什么意义? 李从珂就是后唐末帝。他登基后,召赵凤回洛阳,授太子太保荣衔。既然赵凤没有给他造成过什么永久不可逆的伤害,他也没必要为难——哪怕是残忍杀害他的长子李重吉的楚匡祚,他都没有杀。 赵凤性豁达,轻财重义,士友有告以穷厄的,必倾其所有资助,人士因此褒扬他。宾客朋友路过他家饮食,他从无倦色。 病重之际,赵凤回顾了自己这一生,觉得值了。数日后,他果然去世了,赠太傅。 若多活一年,他还得选要不要做石敬瑭后晋的臣子。 《旧五代史》史臣曰:赵凤、李愚,咸以文学之名,俱践岩廊之位,校其贞节,愚复优焉。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大臣病重算命,突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不算了!(下)的历史知识, 觉得的历史知识,算命的历史知识,突然的历史知识,自己的历史知识,病的历史知识,子的历史知识,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历史知识
|
翰林学士于峤原本是赵凤的同僚,关系也不错,但自认为更能干。现在看赵凤做了宰相,他就不平衡了,和另一官员萧希甫数次上表非议时政,尤其针对赵凤。赵凤记恨,却没有发作,然而报复的机会说来就来:于峤和邻居争水井,激怒了枢密使安重诲,赵凤就在安重诲命
翰林学士于峤原本是赵凤的同僚,关系也不错,但自认为更能干。现在看赵凤做了宰相,他就不平衡了,和另一官员萧希甫数次上表非议时政,尤其针对赵凤。赵凤记恨,却没有发作,然而报复的机会说来就来:于峤和邻居争水井,激怒了枢密使安重诲,赵凤就在安重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