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谭震林南坎会议做报告,亲历者康迪回忆:全程脱稿,没有一处错误的历史知识


2023-05-06 21:54:18 ,,,,,,,


前言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谭老板来训话。”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一直就有三巨头的说法,其实指的就是陈毅、粟裕、谭震林三人,而陈粟两位的默契配合,早已形成佳话,事实上在三人中,谭震林反倒是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图|谭震林

尽管从名气上来讲,谭震林确实不如陈毅、粟裕名气大,可因为谭震林爱军中威望很高,使得许多战士们内心深处对他十分敬畏。

据说谭震林还有一份独一无二的本事。他作报告从来不打草稿,基本上只是列出一个提纲,就直接在会上开讲,因为记性好,所有的数据资料基本上在讲话前就已经深入他的脑海,也因为他具备这份独一无二的本事,使得他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开会时照着稿子念十分反感:

“如果领导干部在会上照念秘书起草的稿子,那不成了傀儡?!再说,人家写的稿子,毕竟不全是自己的见解嘛!我看还是争取自己写报告好,这样无非是辛苦点。”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部队整编为7个师加一个独立旅,谭震林任第六师师长兼政委,下辖两个旅。

尽管从1938年开始,谭震林就指挥新四军在皖南展开游击战争,但说到底,谭震林一生从事政治工作比较多,对于指挥打仗多少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在六师十八旅苏南坚持游击期间,遭遇到日军围剿而出现严重伤亡。

1941年10月,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北渡长江,转移至苏中地区开辟根据地,不久即划归第一师建制并兼第一军分区。

到1942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正式合并领导机构,归粟裕统一指挥,对外仍保留番号,谭震林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任一师政委。

不过命令下达后,谭震林却始终未到任。

图|1939年,周恩来视察新四军军部(从左至右依次为项英、周恩来、陈毅、粟裕、谭震林)

于是在1942年10月底,粟裕决定在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南坎镇召开会议,商议两师合并后统一指挥的问题。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谭震林到场,先是巡视了一圈,然后以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做了“精兵简政”的报告。

据亲历者康迪回忆:

“整整一天,他不用讲稿,从国际、国内形势,谈到苏中的工作。他还谈到苏联红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清清楚楚地讲到俘虏、打死、打伤多少德军,击落多少架德军飞机,缴获、打毁多少坦克、大炮、轻重机枪、长枪、自动步枪、枪弹、各种子弹、手榴弹等一长串数字。”

会议结束后,康迪与报纸核对,没有一处错误。

谭震林的报告有着很明显的个人风格,据接触过的人回忆,即便是谭震林有一些报告上没有署名,但从浓厚的“谭氏风味”上也能看得出是他的报告。

而以上也只是谭震林为数不多作报告的典型事例。

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谭震林一贯重视实干,并且还对人说:

“在部队工作,就要下连队到战斗第一线,参加打仗,学会打仗;在地方工作,就要到农村去,学习做群众工作。”

图|谭震林

也正因为时常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所以谭震林的报告往往能够切中要害。

可他做报告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请人“捉刀”,而是自己亲自动手,在战争年代条件艰苦的时候,谭震林没时间做案头工作,有时干脆就列几条大纲,上台后便即兴发言,依然不出一点差错。

据江南抗日义勇军战士于玲回忆称:

“他(谭震林)从不拿稿子,只在香烟盒纸上写几条提纲,可作起报告来却是洋洋大观,他的报告记录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主管农业的谭震林在基层考察,遇到一场报告会,结果发现,台上一位干部照着稿子磕磕巴巴的念,台下的众人昏昏欲睡。

气得谭震林质问:“你的稿子谁写的?”

这个干部吞吞吐吐地回答:“是别人替写的。”

谭震林不悦地说:“那今天是你发言啊,还是别人发言。

说话间,谭震林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份讲稿:“我都不敢像你们那样,三页半的稿子,还要秘书给起草。”

在场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图|谭震林’

见所有人都不说话,谭震林嚯的一下站起来,虎着脸批评道:

“官越当越懒!讲十几分钟的话,还要别人替你写稿子!这样,不脱离实际才怪!从今天起,你们谁要是再让别人给起草即兴讲话稿,谁就不是称职的干部!战争年代,我们给部队讲话,都是不要稿子的,不也讲得很有层次,人们也很爱听吗?我们不能越来越退化!如果我再看见这种情况,可就不会客气了!”

谭震林一连说了半天,事后又对那位干部道歉:

“我打断你的话,很不礼貌。但为了倡导一种风气,我不得不这么做。就是要大家知道,这样干是不行的!”

为此有人劝谭震林,不行还是忍忍吧,不要老是让人下不来台,哪知道谭震林脖子一梗,直接说了一句:

“我就是要他下不了台,这样才能长记性。”

有一个上海来的学生问谭震林做好报告的秘诀。

谭震林一脸严肃地告诉他:

“革命的事业是很复杂的,目不识丁怎么能干好工作呢?就是打仗,也还是要有文化的,军事是一门科学,不能单凭勇敢,凭勇敢仅是一夫之勇,不了解形势,不研究战略战术就要打败仗……但是光靠读书也是不行的,就像有些知识分子那样,书读了一大堆,可一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所以读书之外,还要实干,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提高……”

说起来,谭震林一生好读书是出了名的。

图|1939年,谭震林与葛慧敏在皖南结婚

新中国成立以后,谭震林曾回忆起自己当学徒时的经历,尽管那时生活得很艰苦,但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他养成了好学的习惯。

谭震林的父亲是矿山小职员,家里兄弟姐妹一共八人,因为生活艰难,所以兄弟姐妹们很早就到了社会上劳动补贴家用,他的大哥被送进香店当学徒,二哥被送到了豆豉坊做豆豉,而家里几个兄弟中,唯独谭震林最幸运,他被送到了城里“太成堂”古书铺里当学徒来了。

要知道,那时当学徒工,是一件非常辛苦累人的事,而且还要看能不能学到本事,有的学徒工干上三五年,到最后也只是两手空空。

太成堂古书铺倒闭后,谭震林回到了老家,那时他也不过只是学会了打算盘,什么本事也没学到,怎么办呢?父亲后来又把他送到了一家书店去,重新从打杂干起。

需要指出的是,那时在书店当学徒,也只是能学会木板印刷、装订等技术,这些其实并不难学,据谭震林后来回忆:

“这些手艺本身是比较简单的,有一年就可以学会了,但那时规定,学满三年才能出师,我因为换了地方,所以是四年才出师。”

尽管谭震林那时只是读过三年私塾,但因为长年累月的与书接触,倒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学徒期间,谭震林每天白天辛苦劳动,晚上就点着煤油灯看书店里的书。

图|谭震林夫妇与六个子女合影

谭震林回忆,那时他看的书,大多数都是旧小说,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洪秀全传,也就是从这些书中,谭震林如饥似渴的汲取了很多知识。

可在旧社会,谭震林这一行为老板一定是不允许的,万一看过的书出现了褶皱破损,倒霉的只可能是学徒,而且为了不被老板发现,谭震林每天晚上看完书,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还回去。

每次聊到这些,谭震林都显得很高兴:

“我那时看书的技术很高明,看过的书就和没人翻过的一样新,就这样,老板没有发现我看书,我因此读了很多书。”

1924年,谭震林离开茶陵县,回到了老家攸县,仍然是当图书装订工人,但其实从这一年开始,社会时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当时书店对面住了一个小学教师,是一名共产党员,谭震林时常去听他讲授一些革命道理,久而久之自然也心向往之。

1926年,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10月12日,秋收起义的部队攻克了茶陵县城,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谭震林当选为茶陵工农兵政府主席,并兼任工会主席。

毛主席那时很欣赏谭震林的才干,后来部队撤离时,谭震林也跟随秋收起义的部队一起上了井冈山。

图|毛主席

1929年,谭震林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

一次,蒋介石集中兵力发动围剿,毛主席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罗炳辉、谭震林率红十二军诱敌,罗炳辉与谭震林伪装主力,在山上遍插旗帜、张贴标语,让敌人误以为有千军万马在行动,就这样在崇山峻岭之间,谭震林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最终把敌人拖垮,就连国民党军参谋长也坦言: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哪里还有力量进攻?”

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而谭震林则与张鼎丞、邓子恢一起领导了闽西的三年游击战争,被誉为中共党史上的“南方三杰”。

在整个革命战争历程中,谭震林始终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

即便在战争年代日夜操劳,但谭震林还是抽出时间来读书。

1940年4月,谭震林奉令从皖南调苏南工作,路上装扮成一个绸布店的老板(谭老板之称由此而来,就连毛主席也习惯叫)。虽然身处险境,但谭震林在途中与随行人员编成了党小组,组织大家读书学习,十八天的路程,他们在路上学习了十六个晚上。

苏德战争爆发后,谭震林想方设法地搞来了一张欧洲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描得密密麻麻,甚至最后把地图也给“读破了”。

图|谭震林

值得一提的是,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谭震林年逾六旬后,开始主动接触和学习英语,从最简单的A、B、C开始学起,因为湖南口音重,孩子们还要纠正他发音,谭震林每次都笑着“告饶”:

“我的普通话都讲不好,你们就高抬贵手吧。”

谭震林不仅严于律己,同样也严于律人也因为谭震林在部队中威望很高,受过他批评的人也非常多,所以除了谭老板外,还有人在私底下给他取了个绰号“谭大炮”。

1946年12月,蒋介石集中数十万兵力大举进攻华东解放区,华中野战军第六师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两战涟水吃了大亏。

特别是在二战涟水中,张灵甫指挥整编74师,竟然绕开了6师16旅的防御阵地,出其不意地赶到涟水城下发起进攻,等到六师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些迟了。事后我军不仅丢失了涟水,就连一贯强悍的六师也在战斗中吃了大亏。

华中野战军原下辖四个纵队,即六、七、八、九纵队,后来随着战斗序列调整,原第八纵队改称第一师,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兼任师长、政委,原第六纵队改称第六师,原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兼任第六师师长、政委。原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任六师副师长。

图|1948年,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尽管谭震林是兼任着6师师长、政委,可实际指挥却是由副师长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指挥。

涟水一战,六师伤亡4000余人,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战后王必成受到批评,陈毅那时正指挥宿北战役,听闻涟水失守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将王必成撤职查办,经粟裕、江渭清说情,王必成扔任6师副师长。

事后谭震林对6师16旅进行了严厉批评:

“涟水失守是华野的一大耻辱,相关责任人该撤职的要撤职。”

谭震林的批评,让6师特别是16旅的干部战士想不通。

可没想到的是,就在几天后的战役总结大会上,谭震林却主动承担了责任:

“批评16旅是错误的,该批评的是我自己。”

这一句自我批评,使得6师全体官兵均十分感动,据江渭清回忆:

“谭震林做了自我批评,6纵官兵从上到下气就顺了。”

图|谭震林、毛主席、陈毅合影

淮海战役期间,谭震林负责主持他指挥的东线兵团开会。

在开会前,谭震林秋嘱咐大家,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所以大家也都没藏着掖着,许多人都对兵团的领导工作提出意见。只是没想到有一个老同志突然站起来批评谭震林:

“谭政委,你待人接物很不像话,还不如老蒋。”

这一席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面面相觑。

但出乎预料的是,谭震林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让他继续说下去。

只听这名老同志说道:

“大家知道,我在国民党里做秘密工作。我去见蒋介石的时候,喊声报告,给他敬礼,他还站起来给我还礼。那天我去见谭震政委,喊了报告,你呢,像没听见一样,既不站起来,也不还礼,我看你还不如蒋介石!”

这下会场一下子就炸了锅了,大家都知道,谭震林的爆裂的脾气性格,都拿他和蒋介石对比了,谭震林还能不生气?

图|谭震林与妻子葛慧敏合影

没想到的是,谭震林表情并没有变化,而是仍旧和颜悦色,他静静地听着老同志对他的批评,一直到吃饭的时候,谭震林听大伙还在谈论这件事,于是当着大家的面说:

“大家就不要再谈了。同志们的工作环境不同,相处时难免有些隔阂,这位同志讲出来,就是好事,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注意。”

对此,曾长期共事的陈毅元帅坦言:

“他(指谭震林)若朝你发脾气,你可能受不了。可是一转身呢,他又在说你的好处了……”

也因为谭震林脾气大,有的干部很畏惧他,就连夫人葛惠敏也劝他:

“你能不能脾气小点,别管那么多闲事儿。”

可谭震林却理直气壮地回答:

“怎么是闲事?该管的,就是要管。这种事情,只要别叫我碰上,碰上了就别怪我不客气。”

以谭震林的资历,如果参与授衔的话,是可以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但因为在授衔前,他就已经离开了军队,担任了浙江省委书记,因此未被授予军衔。

建国初年,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他的弟弟谭云上门请求兄长帮忙安排职务,谭震林依照规定安排谭云到工厂上班,哪知道谭云不甘心当一个工人,强烈要求到公安部门当干部,被谭震林批评了一顿:

“你不能搞特殊,按规定当干部不行,当公安干部更不行!”

谭云回去以后,依旧不满足,还同军管会大闹了一场,气得谭震林直接下令:

你们给我把他关起来。”

一直到后来弟弟承认了错误,谭震林才把他放出来。

谭云后来就在工厂上班,一直干到了退休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中,谭震林一直拥有崇高的威望。他一生严于律己、严于待人,尽管谭震林常年身居高位,却从不以权谋私,以至于去世时,他身上的内衣还有补丁,在他的影响下,家里的几个子女也都兢兢业业,既不为,也不经,让人不禁动容。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谭震林南坎会议做报告,亲历者康迪回忆:全程脱稿,没有一处错误的历史知识,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