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登基的第二年(即永乐二年),就想把国都从应天府(南京)迁到他作燕王时的封地顺天府(北京),当即就着令工部起始营建。为此,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二年十二月擢升宋礼任工部尚书,“掌天下百官山泽之政令”,管“缮典经营兴作”之事,宋工部当时就受命皇诏,统领筹建北京紫禁城。是明朝永乐二年的工部尚书,在任十八年,政绩彪
青史。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采取水陆两种运输方法,由四川深山中将选择建紫禁城的木材运到北京。陆路由各府县负责周转,水路沿长江编伐组队,通过京杭大运河进行逐级地方负责。,终于使所有材料按计划运达建设工地。建皇宫,先得有图纸。宋礼挑选了一个名叫蒯祥的人,让他搞建筑设计。那蒯祥有两下子,很快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唔,不错!新皇城比元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
压中轴线而建;“左祖右社”,建庙筑坛;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他跑到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设计有实践的可能,于是上报皇帝预览。明成祖别的没注意,但得悉新皇宫将有九重宫阙、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屋,不由得心花怒放。传说天宫有一万间房屋。皇宫比天宫只少半间房屋,既表明了皇权的威严,又显示着人间帝王的谦虚。再说,所谓的半间房子,并不缺墙少梁,只是面积比别的房间略小一点。这就更耐人寻味了,因为再小的房子还是一间房子,所以皇宫里其实还是有一万间房子,等于是“皇宫与天齐”。历史上的皇帝,谁住过天宫一样的皇宫?朱棣对这匠心独运的设计非常
满意,马上御批照准。有了建筑图纸,接着就该准备建筑材料了。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太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角都建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着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的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一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
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
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在永乐四年,明成祖下诏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而接受此任务的是当时的工部尚书宋礼。宋礼接受此重任后就精心作此项工作,就找到设计工匠蒯祥、瓦匠杨青、石匠、陆祥、木匠徐果、彩画大师王顺等各大师。然后就动用工人按照设计建造。宋礼为运送各材料从全国各地找,所动用的劳力,所付出的艰辛,及各工人洒的汗水和心血无法衡量。至完工后,明成祖进行了查看,
满意之后就迁都北京,这就是故宫。可见天安门、紫禁宫等的建设都是在宋礼的主持下进行的。现在我们看到天安门、故宫的庄严和恢宏这取决于宋礼及各大师及当时各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程卫东作品集锦:温旭阳香山寺李宗白高门关登莲花顶清官师佐崤山山脉历史洛宁话说寻峪洛宁文庙洛宁夏鹿台洛宁紫盖寺大原的传说马三宝传奇洛宁铁佛寺仓颉造字台永远的怀念城村张九思千年太子柏王范登云桥洛宁福严寺熊耳山山脉伏牛山山脉武德将军韦仪上戈乔家大院全宝山的传说全宝山祖师庙神灵寨前世今生探讨汉代金门县风景如画的崤山洛宁有洛出书处再谈洛出书处之二草庙岭郭家大院嶕峣风景甲洛邑一棵古槐的叙述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碑前思英烈龙头山千年古刹洛宁老城城隍庙洛宁长水二郎山长水凤凰山的传说高凹坪彭姓的传说柳林镇里王家大院历代名人咏香泉寺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洛宁县上戈镇双龙寺洛宁历史人物贺澍三洛宁抗日英雄李桂五洛宁原著民——顿姓党的忠诚战士贺崇升洛宁县凤翼山石婆庙洛宁东宋马村马陵道洛宁县景阳镇龙泉寺洛宁县故县镇隍城庙洛宁县底张乡崛北寺明朝工部尚书宋礼之一明朝工部尚书宋礼之二
洛宁县河底镇山陕会馆河南府永宁古刹大钟寺洛宁美丽传说——金山庙赵翥轶事——初试锋芒赵翥轶事——试探学问赵翥轶事——推上重位宜阳汉山下的崤底之战洛宁河底城村张家大院马王爷为什么是三只眼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对答禄与权家族的考证洛宁姓氏文化:尚书耿裕九岭十八坡,三关四洛河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卧龙寺洛宁县小界乡祝家原村永寿寺探访始建于唐朝初年的鹈鹕关烽火春秋——记澎仲韬同志洛宁县陈吴乡金门川的传说明初礼、工、刑叁部尚书赵翥陈吴乡禄北村安居寨里的范姓程姓渊源及在洛宁的迁徙分布洛宁杜姓渊源及发展——杜姓的来源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弥佗净土寺洛宁县下峪镇崇阳村松阳故关你知道洛宁县涧口乡的龙穴白马寺吗?再读《前五老图序》和《后五老图序》洛宁大原的传说之二——黄龙下的小湾洛宁大原传说之三——张姓的往事,白马送金银洛宁大原传说之四——十八缸财宝洛宁大原传说之五——百草圪垯洛宁大原传说之六——双泉河洛宁大原传说之七——回龙地洛宁大原传说之八——知府程辙神道碑洛宁大原古代之一——七寨九沟两胡同洛宁大原古代之二——大关帝庙洛宁大原古代之三——大原各姓家庙祖祠洛宁大原古代之四——土地祠洛宁大原古代之五——石牌坊洛宁大原古代之六——神仙庙(吕盤遗址)洛宁大原古代之七——碧云阁(过街楼)洛宁大原古代之八——奎星楼洛宁大原古代之九——山神庙洛宁大原古代之十——祖师庙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一——大王庙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二——火神庙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三——广生圣母庙洛宁大原古代之十四——福胜寺洛宁大原古代之十五——十里果园万亩竹三谈洛出书处与传说四谈洛出书处五谈洛出书洛宁县关帝庙
六谈洛出书处七谈洛出书处锥子山怀古洛宁县故县镇龙泉观洛宁县赵村镇樊村西寺
八古今名人谈洛出书处韦衮传奇故事之二韦滚传奇故事之三——韦衮赶考
洛宁县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纪念碑洛宁大原,走过变化的七十年当代之一
生活奠基者——当代洛宁大原之二
生活胜神仙——洛宁大原当代之三
穷到思变的西崖垴——洛宁大原当代之四
洛宁大原当代之五——穷山沟变成富窝窝
洛宁大原当代之六——城市的搬运工
洛宁大原当代之七——槐树院的变迁
洛宁大原当代之八——到外面学技术
洛宁大原当代之九——夏街大集
洛宁大原当代之十——从商的韦姓永宁才子张烨洛宁马店泰山庙洛宁县王范清真寺洛宁县兴华镇刘秀柏洛宁县涧口乡崇兴寺
洛宁县景阳镇脚迹山洛宁县兴华镇华严寺翻阅历史,看深宅大院洛宁县赵村镇马营村慈云寺
千余年佛教圣地——老庙顶洛宁县王范镇三官庙
洛宁县景阳镇北村白衣观
洛宁县赵村镇南赵村安阳观
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菩萨庙
洛宁县赵村镇大沟口山神庙会
山水赵村——洛宁县大沟口水库韦滚传奇故事之四——奇法救人洛宁县赵村镇陈宋雷公庙传奇故事洛宁县陈吴乡月山原月山寺
洛宁县直谷水——大丰峪洛宁县直库水传说——二、红娘子墓
洛宁县马店乡窑院村蝗庙
洛宁县涧口乡西陶峪万寿寺
洛宁县底张乡东南村灵官庙
洛宁县上戈镇泰山青帝圪垯传说
洛宁的古老历史遗迹——秦王寨洛宁县底张乡北安沟村太玄观悠久的佛教圣地——洛宁县上戈镇庙上村娘娘庙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