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古代疫情发展史:古人是怎么防疫治疫的?的古典文学2023-05-06 21:55:15 发展的古典文学,防疫的古典文学,古代的古典文学,古人的古典文学,疫情的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情的古典文学, 先秦时期:都是大自然惹的祸,让我生病难受很折磨 类似像烈性传染病、瘟疫等可以大范围传播的疾病,早在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就有了明确记载。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什么都可以变的不重要,只有命才是最重要的,为了保命,人们对于疾病的研究从就很早就开始了。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瘟疫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因为一年四季天气变化太快,导致人世间的“气”变的不稳定,——对于瘟疫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的人们都是医盲,只能顺嘴胡说,把责任推给大自然。 (先秦到两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瘟疫”的存在) 而在中国古代最早的中医古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帝内经》中,则明确地指出了瘟疫有传染性,流行性,而且发病的人症状都差不太多,拉稀的都拉稀,呕吐的都呕吐。症状是研究出来了,但是人们依然找不到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书中赫然记载:“正气存内,避其毒气”,意思就是只要做人光明磊落,行的端摆的正,就会正气长存,有了正气,就不会染病。要是你一天贼眉鼠眼的,总是不干好事,那么下一个得病的人,就是你。 (《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古代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两汉时期:文人骚客最倒霉,谁体质弱谁先死东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爆发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疫情,根据东汉著名医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建安纪年,也就是公元196年,一户姓余的大户人家中,很多人都得了一种疾病,死亡率奇高,三个人里边就得死两个。这种疾病和伤寒(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是后果比伤寒严重,治不好,还传染。按照今天现在科学的认知推断,当时的疾病应该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两汉前后,瘟疫频繁爆发,这也是历史上人口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其中一个儿子曹植很有文化,在三国时代被称为“建安七子”,也就是那个年代最牛的七位文青之一。他写过一篇《说疫气》,记载了当时人们为了防止瘟疫,都在家门口贴上各种各样辟邪的符咒,足可见当时人们对于瘟疫的认知还处在天灾的阶段,认为疾病传播是鬼神所为,不是人力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但曹植却不这么认为,他在文章中写道: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他认为是气候问题,导致了疾病的肆虐。“建安七子”中的另外一位——王粲,也积极发言,在其作品《七哀诗》中对疫情的惨烈情况做了详细的报道。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诗中记载,王粲出门溜达,茫茫平原,堆满了死人的白骨。他可不是夸张捏造,因为历史上的王粲,是一个只说实话的老实人,他说的话,还是非常靠谱!所以说,这是当时疫情流行时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从汉桓帝刘志到三国里边被人挟持一直窝窝囊囊的汉献帝刘协,这七十多年里,大汉王朝至少有17次以上的流行病爆发,搞的当时民不聊生,大活人说死就死。疾病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不仅是老百姓遭殃,就连当官的权贵也跟着染病,就比如“建安七子”中的刘祯、陈琳、应玚、徐干,文人体弱,都死于瘟疫之中。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大家的统称,包括陈琳、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晋代:得了瘟疫不要怕,吐出来就没事了晋代的葛洪,不光对瘟疫有了解,还是一个开发药物治疗瘟疫的实干家,他认为只要是能传染疾病,其实都应该归类为一种,针对疾病传染的特性,他研究出一堆中药:辟温病散、度瘴散、老君神明白散、辟瘟疫药干散。数不胜数,堪称古代医药发明家。这些由中药研磨而成的抗疫药物,有一个很显著,也很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催吐。 这些药是否有效,暂且不论,但至少这位葛医生对瘟疫类疾病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葛洪同时也是晋代著名的道学研究者,人送外号“小仙翁”) 隋朝:预防大于治疗,治病先抓源头隋朝的巢元方,是个喜欢感受四季季节变化,热衷观察细微事物的人。他发现但凡是碰见天气不好,严寒酷暑的日子,瘟疫就喜欢流行肆虐,他还建议,把中国岭南地区大家认为是普通疾病的青草瘴、黄芒瘴都列入疫情管控的范围内,小巢大夫还提出,不能只治疗不预防,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强身健体,注意卫生,才能有效对抗疾病。 请大家注意“预防”这两个字,在那个朝代来说,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 (巢元方是隋朝医学大家,曾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这是一本中医百科式著作) 唐代:先分类再调查,保证没有一个“冤假”病毒唐代孙思邈,创作的《千金方》,是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在这本书里,孙思邈记载了同是唐代医学研究者的王冰对于瘟疫的看法,小王大夫把瘟疫分为五类,分别是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他意识到,世世代代流行肆虐导致很多人死亡的瘟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这些疾病,有的能让你拉稀,有的能让你呕吐,症状和病因都是不同的。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唐代,人们已经开始着手区分普通疾病和瘟疫的区别,同时还把瘟疫再度细分,希望借用不用的治疗方式来进行针对治疗,这是人们对疾病看法上的改变和进步,也是医学领域的提升。 (唐朝虽然人口稠密,但是瘟疫并不常见) 宋代:拉个肚子就没事了宋代医学家张从正在其著作《儒门事亲·卷一》也发表了自己对瘟疫的记录,他所接手和诊治的瘟疫患者,大部分都是先头疼脑热,然后再中暑风湿气,症状非常像是着凉感冒,气虚体寒,所以很多没有相关经验的医生总是当小病治疗,不够重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治两天就死了。而且宋代医生爱用巴豆来给病人治病,巴豆就是泻药,不管你得了什么病,先吃两斤泻药,吃完病没好,反而直接上天了。 (张从正是宋元四大名医之首,医术非常精湛) 元代:对抗疫情三部曲,你听我的准没错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总结出治疗瘟疫三部曲,“宜补,宜散,宜降。”,补就是吃好喝好,人参鹿茸你就往上整吧,先把你的身体基础给调理好。调理好身体,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宜散”,则是一步神奇的操作,意思是病患需要将头发剃光,才能有效的通过锃明瓦亮的脑袋瓜发散出身体内的毒素,剪完光头之后,到了最为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宜降”,也就是要通过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来维持他正常的生命体征。 (朱丹溪弟子众多,方书流传,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医学大家) 明朝:开天辟地君真健,医学又攀一高峰明末之际,瘟疫又在中原大地上肆掠起来,明朝医学家吴又可总结起历朝历代治疗瘟疫的方式方法,写了本叫做《温疫论》的书,这本书是真的牛,牛到家了的牛。书中对瘟疫进行了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的分析,认为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吴又可觉得,瘟疫不是因为着凉感冒,或者身体虚,或者各种各样的生活诱因所导致的,瘟疫是一种病毒,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 这本书的前卫想法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普遍的印证,除此之外,《温疫论》中,还记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防疫,治疫方法。这本书堪称是划时代的著作,直到现在,这本书仍然可以用于现代医学的指导临床,是很多医学生的必修书目。 (这本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的医学巨著,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清朝:不管怎么样,药不能停。到了清代,医学家余师愚接过了抵抗瘟疫的大旗,在《温疫论》基础上,制造出了有效对抗时疫的“清瘟败毒饮”,被视为当时治疗瘟疫的“特效药”,这个时候,人们对瘟疫其实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和了解,需要等待的,就是科学文明的变革和发展,让古代医药过度到近现代医学。 (余师愚在清朝是抗疫治疫大家,治愈过相当多一批瘟疫患者) 古代防疫也有效,不比现在差多少从几千年前的秦朝开始,人们就懂得将患病的人进行隔离治疗,在疾病大范围爆发时,也会采用像今天一样封城和城市管控等方法,而且像今天的疫苗接种技术,政府(朝廷)免费承担治疗费等政策,在古代值得都已经了初步体现和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在和瘟疫几千年来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代抗击流行病,传染病学有着非常大的启迪和研究作用。 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中国古代疫情发展史:古人是怎么防疫治疫的?的古典文学, 发展的古典文学,防疫的古典文学,古代的古典文学,古人的古典文学,疫情的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情的古典文学,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古典文学
|
民国四大美女有阮玲玉、周璇、林徽因、陆小曼,其中陆小曼和林徽因又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提起陆小曼我们都知道她是一名是社交界的宠儿,也是徐志摩的妻子,结婚前的陆小曼是名副其实的“京师名媛”,与同一时期上海的唐瑛并称“南唐北陆”。不得不说,陆小曼的《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先秦时期:都是大自然惹的祸,让我生病难受很折磨类似像烈性传染病、瘟疫等可以大范围传播的疾病,早在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就有了明确记载。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什么都可以变的不重要,只有命才是最重要的
《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先秦时期:都是大自然惹的祸,让我生病难受很折磨类似像烈性传染病、瘟疫等可以大范围传播的疾病,早在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就有了明确记载。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什么都可以变的不重要,只有命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