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国书院楹联】湖南省(三)的古典文学2023-05-06 21:55:15 书的古典文学,湖南的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省的古典文学, 01 东山书院 在湘乡县城东东台山下。四周环有二十三米宽的便河,林木繁茂,风景宜人。相传此为宝地,水气蒸发,冉冉上升,恰似一朵五彩缤纷的大莲花,一直上升到与东台山顶相齐之后才悠悠散去,人们将此奇观称为“东台起凤”,或“凤凰起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乡绅公推刘锦棠倡修东山精舍。五年后院宇落成,改名书院。开设数学、格物、体育等新课程,启湘省新学之风。二十八年(1902),改为校士馆,三干年再改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10年秋,毛泽东考入东山,编在戊班。1940年后,校名曾改为国民学校、初级中学等。1949年,改为湘乡县立简易师范,1952年复名东山学校,1958年毛泽东题写“东山学校”校名。自此一直办学至今。今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公毕方将私治; 师严然后道尊。 东山涟水古井石桥,钟亦毓秀,英才辈出; 领袖将军诗人学者,激浊扬清,浩气长存。 今・范家俊 大门联 植湖湘桃李; 育华夏栋材。 今・佚名 02 东皋书院 在湘乡县城。濒临涟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王国梁创建。自后直办学不断,培养了很多人材,其中湘乡籍湘军人物多出于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中学堂。 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 圣贤豪杰本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清・曾国藩 03 双峰书院 在双峰县永丰镇。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张董达创建。同治八年(1869)曾国藩增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 衡峰叠嶂千层秀; 湘水潆波一派清。 清・吕南村 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清・朱尧阶 04 石鼓书院 在衡阳城北石鼓山。地当湘江与蒸水合流之处,岸上茂林修竹,草木成荫;江中湘清蒸浊,交界分明,风帆上下,渔歌互唱,登山瞰江,其情其景,令人赏心悦目,人称“湖南第一胜地”。唐初即辟有东岩、西溪,建有合江亭、寻真观,文人骚客时有登临。元和中,士人李宽中在此创建书院,以为读书养性之地。宋至道三年(997),郡人李士真重建书院以居学者。景祐二年,仁宗皇帝赵祯赐名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自后历元、明、清几百年,时有修茸,规模日宏,建有大门、讲堂、礼殿、先贤祠、武侯祠、留待轩、合江亭、大观楼、净绿阁、藏书楼、斋舍、砥柱中流坊、风云亭等。在其中讲学者多为一代名流,如宋代的潘畴、宋若水、黄干,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蔡汝楠、邹守益等,书院实成阐扬理学之区。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中学堂,后又改为南路师范学堂、女子职业学校等。抗日战争中,书院建筑全部毁于日寇战火。今辟为公园,千年学府变为游息之地。 槛外三江合,看云影波光,凫浴鹜飞,真教人在潇湘画景; 寰中一境奇,记锦词丽句,唐题宋咏,久令名传南楚诗声。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记游,姜斋感旧,佳篇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 锦秀江山频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远连青草,近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 今・佚名 大门联 是七十峰雄峻所钟,看砥柱中流,但莫赏青草烟痕,朱陵石迹; 溯州六湾波涛而上,听鼓角午夜,应不减船山灯影,岳麓书声。 清・周延峻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清・左宗棠 石鼓南征,诸葛碑留芳草绿; 大江东去,昌黎诗压众山青。 清・张荣组 石出蒸湘攻错玉; 鼓响衡岳震南天。 清・王闿运 二门联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留待轩联 坐对岳云开,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 俯临湘水去,却喜渔歌桡唱盒我书声。 清・李镐 愿分华山一半席; 安得广厦千万间。 清・李镐 合江亭联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才薄歌奈何。 清・阮元 不许岳云封古洞; 但随江月认残碑。 清・范研云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清・祝澹溪 武侯祠联 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 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清・范鹤年 来源:《中国书院楹联》邓洪波著温馨提示:本文收集了【中国书院楹联】湖南省(三)的古典文学, 书的古典文学,湖南的古典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省的古典文学,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古典文学
|
《百字谣·密云怀古》首都东北,有京师锁钥,密云古郡。山脉平原交汇处,坐落兵家重镇。石器存留,六千余载,历史非一瞬。溯源华夏,望中犹见虞舜。遥想五帝三皇,共工颛顼,成败安足论。创造文明福后代,能不心存恭谨。往事悠悠,沧桑变化,镌刻摩崖印。今朝01东山书院在湘乡县城东东台山下。四周环有二十三米宽的便河,林木繁茂,风景宜人。相传此为宝地,水气蒸发,冉冉上升,恰似一朵五彩缤纷的大莲花,一直上升到与东台山顶相齐之后才悠悠散去,人们将此奇观称为“东台起凤”,或“凤凰起舞”。清光绪二十一年
01东山书院在湘乡县城东东台山下。四周环有二十三米宽的便河,林木繁茂,风景宜人。相传此为宝地,水气蒸发,冉冉上升,恰似一朵五彩缤纷的大莲花,一直上升到与东台山顶相齐之后才悠悠散去,人们将此奇观称为“东台起凤”,或“凤凰起舞”。清光绪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