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21集)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文字整理错误难免,仅供参考,请以录音为准。文字部分,欢迎大家一起校核,有错误或分歧的地方,请留言告知!

原声版:

降噪版:

文字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第二十一集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佛日沉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只为盲无智眼,教观不明,从无始已来,不能洞晓。违现量而失自心体;逐比非而妄认外尘。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如象鼻取水,还沐己体。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六十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南老师于大乘学舍讲《宗镜录》。

现在《宗镜录》是四十三卷。上次提到一点,上次的小标题没有讲啊,这个小标题啊等于有个副题,应该说是,这个小标题是“心识观见”。这个副题说明啊三量、四分。

上次讲到是『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重点就是说,随便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关于心性的问题,必须要把唯识的讲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彻底、真正可以达到所谓明心见性的这个道理。下面是介绍唯识当时后世的弘扬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在印度所谓护法、月称等等,都是弘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将、大宗师。所以说,护法菩萨整理这个唯识方面『正义圆明』。

『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西天就是指印度啊,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啊大行,慢慢到中国来。

『佛日沉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

这个文字我们一看就懂了,都是赞叹之词。

『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

这八个字要特别注意啊,文字容易看懂。如果我们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者是修证其他佛法的求证的人,偶然心理上、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详则有之。但是说这个心外境,就是现在所谓讲心物,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的,能够彼此融通,这个融通不是理论上,(是)事相上。所谓事相是事实,就是功夫,那么在佛学名词就是叫做事相。事相啊,就是功夫能够证到,所谓心与境完全融通了,融会贯通。

第二点呢,『自他交彻』。那么我们普通人一般讲学佛,乃至修养,自己一个境界偶然是有之,自己的清净、心念的安详偶有之;他力,就没有办法了。譬如说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交感、交应的、感应的作用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或者所谓诸佛菩萨,乃至天、神,种种的境界,『自他交彻』,谈不到了。

那么假定没有达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并不能算是后世所讲的禅宗的悟道,这个不相干。理论上搞到一点点啊,心境偶然的安详,不算的,必须要到『心境融通,自他交彻』。

『不一不异』

是一样的,与古人、先圣、后圣,都是一样。

『触境冥宗』

『触境冥宗』啊,同刚才所讲的这些都要注意,碰到外面的境界,“冥”,这是形容了,清清净净,归到了无所有,了不可得,这个禅宗佛法的心宗的宗旨。文字看起非常清楚啊,一讲修养,真的境界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或者大家呀在那里打打坐啊、参禅啊,蛮清净的,而且觉得自己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啊,火冒八丈!触境就烧宗了,呵,就烧掉了。所以啊,要『触境冥宗』,在事上的。佛法并不是说光是闭起眼睛,在那里只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世,“触境”能够“冥宗”,完全到达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才能够做到利人利世的这个功德,做到这样的事业。那么假使不能,这个不算佛法,所以要『触境冥宗』。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能够做到『非有非空』,这个话头,佛学这些名词,我们大家听得很习惯,严格讲是一样都做不到,达到“空”的境界已经做不到;“有”的境界更难。你说我们现在就有。现在有是假有哦!一个念头都把握不住,一个思想都停留不了,这个是假有,一切只能够随业力的迁流而变动,自己不能作主。要把现有的业行,念头、生理、心理方面空得掉;空得掉了以后,然后再抛弃这个空的境界——非空,非空就是有了。有呢,做到了妙有,起一切的作用,在这个身物之外、身物之内,能够相互交感起作用。譬如像一般所讲神通不是道,但是它有这个感应作用,能够起来了;起来以后,又抛弃掉了——非有。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做到了,然后才能够够得上说『随缘合道』。这是一节。

那么,这一节的话,就是作者永明寿禅师说,整个佛法到了后来,随便谈空,随便说有。从龙树菩萨以后,般若,像我们现在流行的《金刚经》,就是龙树菩萨的般若宗,谈空的。

因为在佛过世以后啊,说空的过分了,说的太过分了。就是我们上一次,这个永明寿禅师在原章上提到:『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遊有内。』这是简单地说,口口谈空,步步说有,走的都是有的,空不了。那么这个流弊的产生,所以才有唯识宗、法相宗的出现。这个出现呢,经过护法菩萨的(护法是一个人名)整理,所以在印度当时啊,法相宗、唯识宗大流行。

到了中国唐朝,就是唐太宗年间,印度最后了,佛法到了最后,法相宗只剩一个大和尚,所谓叫戒贤法师。戒贤法师已经有……,玄奘法师去留学的时候,有一百多岁了,那佛法已经很衰了。所以他看到玄奘法师来了,中国这个和尚啊,这个学生来了。他说我就是在等你的,就是自己快要死了,忍住,还在等你来,把这个传完了,他也圆寂了,传给他了。所以玄奘法师当时,这个般若是另外一个师承,唯识是这个戒贤法师拿来师承,一个是居士,一个是出家人。那么,这个所以在中国后世,唐以后啊,唯识法相这一宗也大加流行。现在他再说,继续下来说: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就是一般学禅的,所谓学佛的人,真讲究修证功夫,如果不能够通达三量的境界。这个三量上次写了啊,这一次讲义也发了,大家看到了啊,现量、比量、非量,大家都有了啊?这个心境界三量如果不懂,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无法分别,分别不出来。所以三量的道理,唯识宗讲三量,讲义上有,都看到了啊?不要再写了吧?现量、比量、非量。

四分,上次提到过的,『不知四分』,自己搞不清楚啊,结果啊一般所谓学道、学佛、悟道的人,好,『体用俱失』,什么是心之体、心之用都弄不清楚,笼统,自己以为到了。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所以啊,他说后世一般学禅的人,『浪说』──胡说。只能够讲明心见性,“心”这个名字晓得讲,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一得到清净,就懂。尤其现在流行的禅、禅宗,哦讲个故事,青蛙跳下水里去,“噗通!”嘿,行了,这就是禅!很懂;或者是看到鸟飞了、雁过去了、花掉下来,“哎呀!这个时候心境很宁静。”哪里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呢!不过在感想啊,忽然境界不同。等于在都市里住久了,偶然跑到郊外,旷野山上去:“哦!好空啊!”这个时候,“啊~!心境真空灵!”他还在那里“啊~!”你看空不空?那一“啊!”早不空啦!心里头还有这一“啊”嘛,对不对?再不就:“哦!我现在好空哦!”有些人打坐坐得好,说:“我已经坐到空空洞洞,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真的啊?”

“真的呦!”

“都不知道?”

“不知道哦!”

我说:“那不是吗?不算不知道啊!”

我说:“你有个不知道的,知道它。”

“是啊!”

那还不是知道?不过换一个名词,等于我抽香烟一样,这一手,“我戒烟了啊!不抽烟了。”这一只手拿到再抽。这一只手戒掉了,这只手还在拿着,这个有什么用?这叫做『浪说心之名字』。对于自己起心动念、微细的行相,心的行相、行为,『懵然不知』。

有些人坐得很好,什么好像空空洞洞不知道。他不知道,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还不是现量。换句话你感觉到坐得很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性。因为你心呀,心理狀况经常都在动乱中,偶然碰到,瞎猫撞到死老鼠,还不算猫抓到老鼠的,那个老鼠跑到瞎猫前面了,当然一把抓住:“哎!空了!”那个空了在那里,在那个境界啊,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才知道。“哎呀!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什么禅?我这个嘴最馋那个馋。这个还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

一般大概学禅学佛啊,达到这样已经很好,不晓是……。而且,在这个比量的境界上啊,一下下就是非量,然后啊,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啊有一点光影啊,或者什么。然后身上这里跳一下,那里:“哦呦!任督二脉通咯。”那个任也不任,督也不督,那都是非量境界,武侠小说看多了。所以背上一动,督脉通了;前面一动,任脉通了,就来了!

所以有许多人跑来问我,有从外地的、国外来的、香港来的。哦呦!都说自己任督二脉通了,来问问。我说任督二脉如果那么容易通,我都几十年白摸了。“那任督二脉通了怎么样?”我说通了有象征的呀!看你象征就不像!你还任督二脉通了?那都是,换句话说,在那个比量的境界上,已经到达了非量了,幻想,不知道,自己落入这个不知道,以为自己还证到心性之体了,所以很严重!所以『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换一句话,这是讲生理方面感受了。有些念佛的人啊,或者修密宗的人,这样、那样,哎哟!得到感应。尤其是学密的人,我最怕了。学密的人因为喜欢,本来那个东西玩一样,就是神秘兮兮的啊;神秘兮兮,又加上个性又喜欢神秘,然后打起坐来,“哦!哪里一动,嗯,菩萨感应;那里,哦!有光、有亮,嗯,又得到感应!昨天夜里做个好梦”,专门谈梦。昨天谈梦啊,菩萨得加被啊,嚯!拿一套名词术语名词搬上来说,他不晓得自己都在那个非量境界中,很严重!

所以啊,自己心理状况搞不清楚,搞这一套啊,我是不大赞成人家学这些。老实讲来学佛,年轻人找,我都不大赞成,生怕大家走入非量境界。好听在非量,不好听是精神狀态,宗教心理病,无法治疗,接近没有办法治疗,佛都帮忙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把心性啊特别搞清楚,要懂唯识,不然的话,微细心性的行相是懵然不知,很严重的。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

他说这样一来呀,最后自己的心境呀,总是被外缘拘束了。这个外缘注意哟!不是讲外面人啊,碰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啊、物质境界的关系啊;你心里头在宁静的时候,所产生一个现象,被这个现象拉走了,就是外缘动了,这是心外求法了。终不免心境被缘所拘了,外缘所拘。『自他见缚』,自己“自见”被束缚了。

“他见”,哪是他见啊?就是加上宗教信仰。譬如说,突然现了佛的境界啦,现了菩萨的光明在你前面啦,已经是走入比量、走入非量,被自他……。什么叫他力?就是佛菩萨还是他了,我还是我了。那个他力究竟真的假的?有真有假。你见地不够,理不够,被他束缚了。

『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

是一节。他说目前、现在自己还搞不清楚,专门学了半天佛、修了半天道,你自己能够肯定我这个就是吗?绝对的肯定无疑吗?所谓直到不疑之地,做不做得到,是个问题。

实际上心理上还有矛盾的,那么到临死的时候啊,手忙脚乱。平常打起坐来,因为无病无痛的,俨然有道之士,心境还有点清明;真到了上氧气的时候,手忙脚乱,前面黑茫茫的,一身痛得、受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哎哟”也叫不出来的时候啊,『临终津济何凭?』茫然无路,一样路不知道了,平常学处,一点用处……。尤其在这里,到了台湾这里,尤其这十几年来,我看的多了!这些大神仙、那些大教主,最后在这里临走的时候,手忙脚乱,甚至于不堪。不堪两个字就结束了,上面不能加,或者叫痛苦不堪哪,或者叫死得很难堪的不堪哪,都不谈了。所以这个事情,学这个事情啊不能自欺,不能自欺的。

好,现在这一节,我们回转来。说『不达三量,真妄何分?』上次我们提到过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我们现有,譬如我们现在大家在研究《宗镜录》,我在讲,是比量,这个心理是比量的作用;诸位在听,也是在比量。而且这个话:“嗯,懂了。”这个懂了还是比量。比量的心理啊,就是说相对性的、比较性的。

譬如我们同样讲一句话,听众不同,领受绝对不同。教过书的人知道,我们也在课堂上,这个教书的人,老师讲一句话下来,全班的学生每一个了解的程度统统不同,乃至有人会把这个话完全听反了,这些心的作用都是比量。所以世间一切的知识范围,哲学、科学,一切一切都属于比量心的作用。

非量啊,那就是说幻想的境界,乃至于说精神病、神经病,病态那个境界。比如我们有时候,刚刚有位同学跟我来谈,在国外才回来,在外国旅馆里住着,他是说真碰到鬼了。他说那个鬼啊,听到开门进来了,就睡到旁边,他说那个沙发床给它爬上来,都有声音的。那个呢,真不真呢?真的。当时跟我讨论有没有鬼。我说有啊,鬼神都有。那个倒不是非量境界,他所讲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夜里走夜路看到鬼啊、看到什么——非量境界,根本没有。一个影子偶然晃过去了,然后心里头啊,呦,就觉得有鬼。当然你有鬼,当然在都市不觉得啊,乡下走夜路,如果穿个木拖板,那个皮鞋后面有一点,或者衣服后面,越觉得有鬼啊,衣服后面自己就响动,就觉得鬼跟来一样,越来汗越流,越吓越声大了。实际上有鬼吗?没有鬼,非量境界,像这些都属于非量。

我们清理了,大概介绍了,讲到现量很讨厌了。现量境界,譬如我们大家都静坐,或者是学禅,或者是念佛,念到念而无念,心境很清明,一个思想妄念没有,很清净,看起来就好像是意识的现量;其实啊,这个还不是真正的意识现量,只能够说相似的意识不起分别,相似的现量。在这个现量当中,还有妙观察智呢。心念不起,什么都不动,前一个思想跑过去,前面念头过去了,后面这个念头,下一个念头没有来,中间有一道完全空空洞洞,心境很宁静的摆在那里,这一段。无知,假使这个里头都不知道的,什么都无知的,那是昏沉。这个昏沉啊,也是意识的现量,这个现量是意识的昏沉,也是它呈现的,不对的。假定说这个里头我知道,前一个念头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中间空空洞洞,一点思想都不起分别。一切来,它来我也知道,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是不昏沉,清明的。可是你知道清明自在、没有障碍的,这个是第六意识现量,能够起妙观察作用。但是意识的现量,拿整个心体的现量来讲,是相似的,不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个。大彻大悟所谓“虚空粉碎,大地平沉”。

什么是我们意识、阿赖耶识真现量?心物一元,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观菴摩罗果,佛经上形容。所以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跟宇宙合一了,圆明清净的,才说是心意识的真现量。所以说,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也是阿赖耶识的真的现量而已!

因此我们用功学佛,心境没有达到这么一个境象、境界,偶然坐在那里,一念的偶然清净,认为这个就是意识现量,把握这个境界,就认为自己对于明心见性、身心修养啊,拿到把握了,绝对错了!老实说,这个时候啊,你是在黑漆桶呢。禅宗的形容,就这个桶子啊,这个就是我们这个桶子啊,这个桶子眼睛一闭,黑洞洞的,在那个里,黑漆桶里啊,守到偶然一点清净,那个不算。那个不要说你那么学禅的人,任何一个宁静功夫都做得到。

我记得我们浙江海边的人有一句话,这叫做“螺蛳壳里作道场”。一个小螺蛳壳里头啊,在那里做道场,然后大作法事,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为法王,已经证了道了。所以我们看看那个小螺蛳在那里不晓得搞些什么名堂。

所以啊,要把三量,心境的三量的道理要认清楚再说。唯识翻译成中国文字,“量”字翻得非常好,“量”有心境的境界扩大的意思,一层一层扩大的意思。(断录)…。大家自己晓得,不管学佛学道,坐在那里啊,大部分我们学打坐的人,坐在那里啊,诸位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心境是无限的缩小。然后:“我打坐,你不要吵,我要修道了!”第一个心境缩小一点了。然后眼睛再收收,只管自己螺蛳壳里作道场去了。那恐怕是三量以外有一量──小量,就在那个境界上。他不知道现量,整个的宇宙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阿赖耶识的现量,心境的现量。所以空与现量的道理,我们先要透彻地了解清楚。

同时,研究唯识宗法相宗,不要给唯识法相的那个呆板的文字解释所困住,你困住了搞得啊,一般人啊讲的很多了,唯识这些宗师们,大宗师们讲的很多了。但是为什么研究唯识宗同法相宗,拿到自己作功夫用不上,什么道理?就是没有把这个理去参透,这个三量。

那么这个三量的道理搞清楚了以后,才晓得原来我们偶然在那个螺蛳壳里作道场,闭到眼睛认为清净的,还是妄心,不是真心,绝对的妄心。妄心清净,因此呢生死到来,抵不住事,生死到了一点作用都没有,抗不住了。等到这个四大一分散了以后,你拿那个螺蛳壳,那个螺蛳壳快要破了,里头清净不起来了,那个现量不来了。所以,因此我们晓得,现在坐起来,偶然的清净、宁静,还靠这个螺蛳壳里头的那个结构都还好的,没有毁坏了倒出来的,形成这么一点清净。里头的东西它真要倒下来,这里一个梁断了、那里一根骨头那里又发酸了、那里一根气脉又闭塞了,那个时候,你这个里头小量境界是毫无用处。

然后呢,『心境缘拘』了,你心的境界被外缘,四大的分散那个痛苦,死亡的痛苦,把你拉住了,一样的起恐惧,一样的没有用处。所以大家平常作功夫那些境界,自己认为非常了不起啊,真到了四大分散的时候,还不要四大分散,学佛啊,所以我们看百丈禅师的《清规》1】,说修道的人,希望有病。为什么道理?有病的人啊才小心,肯修道,身体最好的人,不愿意。

第二呀,真正的考验在病,一下来一个大高烧,快要发烧得要崩溃的时候;自己一点作不了主的时候;大痛苦的时候,这个时候测验你平生的道力够不够,就在这里。那么你们念佛的也好,这个修密宗的也好,修禅宗的也好,在这个时候你还能安那般那啊,呼吸听听啊,两腿盘盘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只有叫哎哟都叫不出来了。这是『心境缘拘』,这个绝不能了生死哦!所以不要妄谈理论。所以这一段我们特别要讨论它。那么,下面继续他的原文。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临终能令生死无滞。只为盲无智眼,教观不明。』

所以般若这个里面,刚刚讲到唯识的道理,现在又转到般若空宗、性宗。这两个是很妙的啊,现在在后世的学者,做学术界的研究,做哲学的研究,所谓谈般若、谈空的,认为是龙树法系的思想。讲唯识啊,认为是无著法系的思想,无著菩萨。

那么事实上,印度一直到中国,现在由中国而到外国,所谓包括日本、欧美,研究法相的人,研究唯识的人,多半连带研究般若,也同玄奘法师一样。这两宗相对的,一空、一有。研究般若的人,倒是有些人不大肯研究法相唯识,因为唯识很微细,太啰嗦了。谈空容易啊!空的,管它什么东西啊,给它来个空就好了。这个讲唯识是科学性的,一点一滴要分别得清清楚楚,一加一才叫做二,再加一就叫做三。学般若宗的人管它呢!一加一、一加三、一加九,都叫做一!可以的,因为都是一个一加上去。所以般若好办一点,痛快,干脆利落。学唯识,那不然。

但是话说回来,研究法相,了解心的这个作用、狀态的,必须要大智慧唯识来作基本。所以啊,般若是智慧的,有这样重要,是『送神符』,他说临死了,了了生死,全靠般若。所以我经常告诉诸位,佛法的成就,不是功夫哦!是智慧的解脱,大智慧的解脱。所谓修禅、打坐、作功夫,是由定生慧,培养智慧的最好修养的一个办法,要大智慧的成就。所以你要了生死啊,全靠智慧,不是靠功夫哦,功夫在螺蛳壳里作道场,抵不住哦!所以临终能令生死无滞的,完全靠智慧的解脱。

他说,因为我们一般学佛修道的人,讲修养的人,『只为盲无智眼』,都算是瞎子。庄子也提到,我们晓得中国庄子也提到,知识,人世间,社会人类有聋子、有瞎子,他说这有什么稀奇?不稀奇。知识文化,也有文化的聋子,也有文化的瞎子,是庄子所提的。我们修道的人,道上的瞎子、道上的聋子,『盲无智眼』。

『教观不明』,这四个字特别注意。教,教理,一切佛经、佛学的理为之教理。教理没有求证过,那个理去谈,空谈,没有用。教理要拿到心境上求证,由止观的真正的修证,这是教观。所以教与观,要明白、透彻。他说因为一般人啊,『盲无智眼,教观不明』

『从无始已来,不能洞晓。』

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这个心的,自己心的体与用的关系。

因此违背,『违现量而失自心体』,违背了现量,而丧失了自心之体。严格地讲,唯心,心识的现量,心物,我们普通拿哲学名词讲“心物一元”,拿唯识讲,心物两种,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都是一个唯心的现量而已,就是这个东西。所以啊,一般人:

『违现量而失自心体,逐比非而妄认外尘。』

一天到黑跟到比量、非量在跑,就把外境界,外面的境界,当然包括物理物质世界的一切,当成真实。

『终日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这八个字特别注意啊。尤其是我们大家,在座的有许多学佛作功夫的人,实际上在那里打坐坐了半天在干什么?『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你坐得好,那个清净境界,你说怎么样来的啊?有些人我们一问,如我经常说,跟青年同学们说,如果一考试啊,当场口试你,马上不录取。你一定说你这个清净,“哎,因为我这两天坐的好,所以清净了。”那你这个清净是两个腿来的啰?对不对?因为你坐得好嘛,两个腿坐得好啊。

他说:“不是啊!我做功夫做得好。”

“那是功夫来的啰?”

他说:“不是啊!我的心来。”

“你心怎么清净啊?造得出来吗?”

实际上你那个清净心境啊,还不是自心硬造出来的比量?清净也不是外来,因为你心本清净的。以禅宗有时候,有些禅师不是问:“什么是道?”

“放下!放下就是。”

喏,你现在一放下。你说我怎么样放下?我还来一个放下,已经不是了,早提起来了。所谓放下也不过是形容词,你说现在要清净就是清净了嘛。所以现在现量就是清净了,不要加一点力量,不一定说闭到眼睛才行,开眼与闭眼一样的。你如果说有一点清净,当然有些人偶然碰得到啊,开眼闭眼一上座,很清净。我经常说大家学打坐的人,两腿一盘,刚刚盘好,准备打坐,那一下就对了,最好。等到你完全摆好了,乱了,那已经乱了,因为你加一个乱了,加一个清净,“我现在开始清净了”,就加上了。

所以这个心啊,都是自己啊玩弄自己。本来你心,本来心嘛,心就在这里,心本来清净的啊,他并没有扰乱。心物两个都是本体心的一个现量而已!你还哪里另外去找一个心?这不是加麻烦了?所以『将心取心』。

实际上你每一种境界来的,都是幻的,虚幻的。结果我们一般学佛修道的人啊,真实的清净,很平静的、很平凡的,不肯认,不喜欢认。喜欢找那稀奇古怪:“嗯,这下好,前面有坨光。”当心!有这种,眼睛去查一查有没有问题。再不然里头那里有没有发炎。再不然:“嗯!哦,我前面有些什么,心境也……。”多了!花样多了,这个里头,讲的花样那五花八门,说不完的,那都是幻境。

幻境怎么来的呢?有许多是生理的关系来的。譬如生理内部不调和了,譬如肝脏有了毛病了,或者有一点不舒服。所谓毛病并不是发炎啊、肝炎呀,那就发生的境象不同了,心脏的情形不同了,肺部的发生的情形又不同了。有些是生理作用来的,有些是心理的幻想配合生理作用来的,非常复杂。这些境象都是现象。这个现象啊就变出了幻缘。

就是说,我们现在在那里打坐,心境想宁静下来,第一个,你注意啊,因为我们要打坐嘛,心境想宁静,可是你生理还照样在动啊!那你个血液照样在流行啊。那个血液并没有因为你打坐啊,血液不流行,而只是血液流行得缓慢了,只是缓慢了;你的呼吸呢,还照样在动啊!只是呼吸呀由快速的变成了慢慢的,你气血两个还在动。换一句话,我们比方,你身上的那个发电的机能照旧在运动啊,只是在脑筋偶然的清净、休息,比较上、比量的休息狀态之下,好像是静而已。那么这个身心两个一起摩擦的,各种境界就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境界不同呢?因为每一个人生理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健康的状况与思想、心理的关系不同,所以出来的反应境界不同,都是幻相。可是一般人喜欢在幻中去玩弄自己,这都不是真的,都是『以幻缘幻』。

那么永明寿禅师所以批评我们一般学道的人,批评得那是相当有趣了:

『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

哈!这个骂的很彻底。他说这一般人修道在那里这样玩弄啊,好像狗啃枯骨,那个狗啃那个……,我们养一个小狗,长牙齿的时候啊,弄一个橡皮给它啃,它还啃得很高兴。因为用力了嘛,牙根里头口水流出来,口水自己有点甜,咽下去。哈!这个形容得妙,也骂尽了,形容也妙。他说这些人啊,『似狗咬枯骨,自咽其津。』

『如象鼻取水,还沐己体。』

这个当然,我们这里大家没有看到了。到了东南亚看到,象啊跑到水边,那个鼻子长,把水一撩,挂到自己身上洗澡,都是自己在玩弄自己。

『必无前境而作对治』

实际上啊,前面说这个境界、这个情形,哎呀没有办法。譬如说,有些人发生了心理的现狀,然后这样那样境界来。想想办法,嗯,那我方法多了!因为人啊你不传他方法他不信哎!你只要传他法:

“这个啊,要念一个咒子!”

“哦,这什么咒?”

“哦!憨不隆咚哼!这个咒子好!”

“这个不灵。”

“不灵?再教你一个法子。”

你总归有法传给他。你没有法传给他,你说:“这都是幻相啦!你放下就是。”他茫茫然而去:“你没有道!我要回来,我就是放不下嘛!所以要求个法嘛!”他很有理由哎。我就是放不下,所以老师来找你啊!我放得下我还来找你?!呵,他讲起理由比我大。那好了!我也告诉他:“好。”那当然我有办法哦,那方法多得很,八万四千,我编一个方法给你就是了嘛。然后:“灵不灵?”

“灵!好!老师,这个法好!”

不是法好,他那个自己骗自己骗对了,骗对了他就认为这个法好了。然后说:“好吧?”

“好!”

因此,我就学了一法。哦,这一法,原来对这样心理的人刚好,我又学到了一个法门。啊,没得办法!这就叫做众生无智。有大智慧的人,一切都是『将心取心,以幻缘幻。』包括我们的情感、烦恼也是这样。

譬如一个人碰到感情啊、烦恼的事情啊,烦恼得不得了,经常……,反正在我的看法经验上,你不理它,最多一礼拜,一礼拜啊,这个物理的宇宙的周流史,快一点三天,一定慢慢就淡去了;淡了以后呢,再来,“哎!这一下我总算解脱了,没有事。啊!我这个道,还是有道。”实际上啊,人什么事情,什么东西,经过这个时间的变化,它自然变去了。不过这里头是个问题哦!是生理的呀?是心理的?诸位年轻同学注意呦!尤其学科学的注意,什么理由?任何一种情感,或者一种烦恼,喜怒哀乐,它经过一个时间,一定变去了。

有些人啊,千万不能去加。这个人正在哭的时候,悲伤的时候,你劝他:“你少悲哀啊!”你这是害人,害他多流一点眼泪。本来可以停止不哭了,因为你这样一讲啊,只好再哭两下。越哭啊,停不了了!所以最好不理,让他哭。哭了半天,没有人理他,不哭了。

我们带小孩子的都晓得,“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三场”,其实大人何尝不一样啊?一个会撒娇的男人,或者会撒娇的小姐,你觉得“哎呀,不要撒娇了!”非娇两下不可。你不怕他,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嘿!没有事了。这是个什么理由?不是那么简单。

为什么会经过这个人的这个思想情绪,这个妄念经过一个时间,一定会变去了?还有不要忘记,经过一个空间。在台北发生的事情,哎,你说我买一张票,开个车子请你郊外去玩玩,到了总理遗故,嗯,风景好,然后啊:“好啊!好久没有出郊外,是要乡下走走,心境才好。”空间也使它变去了。那么究竟是心变去了,是空间变它?它变了空间?都值得研究哦!

你不要这个认为:“哦,这个是科学。”——佛学。佛学就是科学,科学就是佛学,一样道理。同一个理由,你学密宗也好、学净土也好、学禅也好,你的功夫在某一个环境、在某一个房间里,出某一个房间你就不同了。在什么地方?这都是问题哦。无以名之,我叫做,叫它一个名词,“现代的话头”。你们要参话头嘛,话头者问题也。这些都是问题啊!这些问题你解答不了,不要谈论空哦!那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第四量——“小量”境界。我把它加上一量,“小量”,那不行,不能了道的,要注意啊。

所以说,现在告诉你一句话:『必无前境』,没有前境的。心理上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外境界的物理世界、四大变化、风云雷雨,『必无前境』。本空,本空的,本来空的,不要你去空它。所以一般人谈空,我说空?你怎么晓得空啊?“对呀,我坐起来把它空掉!”嘿,他来空你的,不是你去空他的。我们心性的体空是本来空,譬如大家现在坐在这里,八点钟以前的那些事到哪里去了?大家回去,心理上找找看。你说我在家里。你那个家在哪里,现在没得影子。你一想就来了。他本空,他来空你,不是你去空它的。前境本无,本无之境,何须用什么方法去修持、对治它呢?不需要的。

好,我们先休息一下阿。

注:

【1】《百丈清规》:佛教书名,全书八卷,分为九章,作者为百丈怀海,内容为唐代佛教寺院、僧团生活规式。为后世寺院丛林所遵循,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21集)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