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成语大全 成语造句 成语故事 看图猜成语 四字成语 五字成语 ABCD式的成语 文化百科
分类: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首页 >> 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


粤东数百座土楼,只能让它们倒了?的古典文学


2023-05-06 21:55:15 ,,,


先说长光伯的判断:不久的将来,粤东大地上的数百座土楼,其中很大部分将会倒塌。希望这个判断是个错误。但这个判断却不是凭空猜想,而是阿伯走过数百座粤东土楼后得出的结论。
2008年它们错失了与福建土楼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许就注定了它们的命运就该如此。
说起土楼,很多人都把它冠上“客家”的前缀,但阿伯认为称为闽粤土楼或中国土楼会更合适。你可知道,广东境内的土楼基本是分布在粤东,其中潮语区域的土楼占61%,客家话区域的土楼只占39%。其中大部分土楼都在饶平,不完全统计的数量接近600座,另外仅潮州市湘桥区的铁铺镇就有27座土楼,潮州辖区内的土楼数量(630座)比整个梅州市的土楼总数(15座)还要多出不少。汕头、揭阳也有土楼存在。(详见:广东土楼迄今最全图文,竟自出揭阳高二学生)
这本是祖先给粤东这片大地留下来的珍贵财富,但现在它们却成了烫手的山芋。

01土楼崩塌的速度有多快?例一凤凰缵美楼

长光伯喜欢看土楼,也一直在记录着土楼。这个兴趣源自凤凰墟附近的一座土楼——缵美楼。

2003年,长光伯拍下的第一张土楼照片就是缵美楼,它位于凤凰镇的康美村。那时候的缵美楼比较完整,后面有一间房间破损是因为数十年前的一场火灾,土楼中还住有多户人家。

拍摄于2003年2013年7月,因连日大雨,缵美楼的大门一侧4天内连塌了4间屋。
当2015年开始有了无人机之后,长光伯第一次航拍到的土楼照片也是缵美楼。

拍摄于2015年

2019年,它的崩塌速度在加速中

拍摄于2019年

2020年,村民们尝试对它进行加固。

拍摄于2020年然而,局部的加固阻止不了土楼的继续崩塌,2021年,缵美楼大门顶部倒塌,石门匾掉落。拍摄于2021年2022年11月,虽经过一些加固处理和清理,缵美楼的现状已经让人嘘唏。拍摄于2022年对比2015年至2022年的图像,三百年历史的缵美楼,却挨不过这一二十年的时间。

例二上饶泰熙楼2006年,长光伯经过饶北饶洋时,在大路旁拍摄到一座完整的土楼,当时是路过顺便拍摄的,并不知道土楼的名字。

当年土楼中还住着不少人,老人们在大门内做着针线活。
整座土楼的结构基本完整

长光伯还帮住土楼中的小孩拍了好几张照片。
当时,长光伯不知道男孩后面右侧木门的房子,竟然是1927年中共饶平县首届县委的所在地。
而这座土楼,就是饶洋镇的泰熙楼(大陂楼)。

长光伯还在网上看到了泰熙楼的航拍照片:
照片具体拍摄时间不详,但因为近年才有无人机航拍的普及,推测照片应是近五六年内拍摄,此时的泰熙楼很完整。饶客网:人生叹喃摄而今,泰熙楼(大陂楼)已经倒塌不止三分之一。

未倒塌部分,也是岌岌可危。

上文中的缵美楼和泰熙楼的快速崩塌并非个例。反而它们还是有一定的投入修复及保护的。

而更多的土楼也正在迅速的崩塌,有的已经只剩下一小部分,
位于饶洋的东岱楼,2005年饶平县志的记载是部分倒塌,到现在看似圆形土楼形状还在,事实上它们只是东岱楼外围。

东岱楼本身只剩下大门和其中的一户,它的绝大部分已经消失不见了。

而饶平县志记载中的直径达140米的最大圆形土楼新塘镇乌洋村浮水莲花楼,其遗迹也在2006年的“碧利斯”清洗下“渣都不剩”了。
类似命运的土楼,在粤东大地上比比皆是。每一年,每一次大雨过后,都有很多的土楼单元倒塌,它们倒塌的速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02为什么土楼会如此迅速崩塌?

粤东大地可考的土楼历史从元代开始,现存的土楼有大量清代建成,也有一部分是明代的,它们很多都保存了数百年,为何偏偏在这几十年来大量崩塌?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没人住了!

十几年前,长光伯还能在一些土楼中看到它们充满着生活气息。

2006年饶洋元昇楼到了现在,愿意住在土楼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是保存完好的,也大多只剩下几位在土楼中生活了数十年不愿搬走的老人。

2021年新丰五全楼
2021年三饶里秀楼
没了人气的土楼,成了它的“不治之症”。
土楼依靠着它的完整闭环结构,支撑着它数百年不倒。当土楼出现小问题时,住户及时修补让整座土楼的稳定结构得到保障。
而没了住民的土楼,屋顶漏水,让木梁受破坏,墙体受参透迅速老化;成了白蚊、老鼠等动物的乐园;
鸟榕、杂草等植物的茂盛生长,根部穿进墙体中加剧了墙体的瓦解。



而原本完整的土楼一旦有房屋倒塌,原来互相支撑的闭环结构就受到破坏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土楼也就迅速倒塌。
03为什么人们不愿再住进土楼?

我们先弄清楚人们为什么会修建土楼:

历史上的粤东大地并不太平,战乱、强盗土匪、族群之争……而且虎豹豺狼等野兽也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据《潮州大事记》的记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东地区还不断有虎豹出没伤人。
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住所成了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人们对它的防卫需求远远大于对舒适性的追求。
而土楼的建筑特点无疑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这些地方的人们的需求。以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不少土楼建成。

新圩南山村8座土楼其中4座建于1956-1966土楼只有一个寨门,有的土楼外墙厚度达到一米多,易守难攻。

然而,这种极强的防守性能却牺牲了一定的舒适性。很多土楼由于厚实的外墙以及对防守性的考虑而没有外窗,每个单元都是前窄后宽的长条扇形格局,各家各户门户相对。
无论是通风性能、格局、私密性、排污能力,都无法与现代住宅比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抗土匪野兽的防守性能已经不再需要,土楼中的原住民搬离土楼住进通风舒适的现代住宅已成必然。

2021年新丰润丰楼

04是否值得投入资金修缮土楼?

不少朋友看到土楼近年来的惨况非常惋惜,也不理解为何它们得不到修缮。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多难(费钱)呢?

(以下数据全部来自网上公开公示,并非内部文件)

例一凤凰缵美楼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用途资金安排中,就预备50万元用于缵美楼的抢险加固工程。2019年缵美楼的局部修缮工程列入政府采购计划,2021年缵美楼的抢险加固工程也在招标网进行公开招投标。而近日长光伯前往缵美楼,也确实见到缵美楼倒塌的废墟已经得到清理及加固,也得以安全进入内部进行详细拍摄。

然而数十万元的投入对于一座土楼的维修简直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也没能看到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修缮。

例二饶洋新彩楼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饶洋新彩楼,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影片《天赐》就在这里拍摄的。

1982年电影《天赐》中的新彩楼它是饶平最高土楼,在2014及2016年,它连续二次发生崩塌,共有7个单元及部分外墙倒塌。

2016年第二次倒塌之后在第一次倒塌时,省已经拨出一百多万的专项资金用于维修,但维修工程还未开始时就出现第二次倒塌,最后专项资金增加到近五百万,并进行工程的公开招投标。
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用于新彩楼的修缮,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模样。


2021年修缮后的新彩楼但是,它和完全修复还是有着差距。是工程还没完工呢?还是资金原因?

长光伯拍摄时没有看到新彩楼在继续施工中,而且修复工艺及用料等问题,在古建修复研究的爱好者中有着很大的争议。
阿伯猜测修缮工程所采用的材料及维修工艺,除了从长远保存的方面考虑,也和资金因素分不开。因为从道韵楼的修复投入就可以作出比较。

例三三饶道韵楼
作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道韵楼的修复无疑是竭尽所能的。
2015年长光伯拍摄到的道韵楼,表面看似还算完整,而且局部也有修缮过,但其实它的内部已经隐患重重,破损严重。
2015年道韵楼国家文物局2015年批复同意道韵楼修缮项目立项,2018年开始拨款修缮项目。于2019年12月正式开工,2020年媒体报道,工程总投入三千多万元。
2020年修缮中的道韵楼据新华社最新报道,工程预计到2023年6月全部完工。
从工程时间及投入资金可以看出,如果按高标准修复一座土楼,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这就是粤东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土楼得不到修缮的最大原因。

而且即便是修缮一新的土楼,也无法再次避开造成土楼迅速崩塌的主要因素——没人愿意再住进去。
所以,修复每座土楼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做的。
我们就只能任由土楼的倒塌而袖手旁观吗?当然不是!

05有哪些土楼值得保护?我们没有能力去修缮保护每一座土楼,所以我们就应该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楼。现在粤东已经有十五座土楼被列入国级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无疑是会优先得到保护的。也有的土楼,得到乡贤的解囊、乡亲的协力得以修缮。


但是,不再成为住宅的土楼,活化利用才是长久保护的出路。
粤东的数百座土楼,其中就有不少可以活化利用的例子。

朱德将军驻扎过的“客家山水瑶”红色村落上饶永善土楼群,正在打造成红色旅游景区

青岚地质公园旁的紫来楼,成了绿岛-青岚景区的一个景点
饶洋蓝屋村泰华楼,成了畲族村民俗馆

和道韵楼一样是八角楼的饶洋听捷楼,出了八进士二十八举人,其中不乏省州郡长官,可谓是名贤高产地,是否也可打造成文化景点呢?
名人故居、红色印记、景点、博物馆……当这些土楼有了人气之后,也就有了新的生命力。
还有一些土楼和城区特别近
磷溪溪口八楼的世德寨

意溪桂坑的寨内寨
这些离城区非常近的土楼,又有没有成为土楼客栈或是特色餐厅等可能呢?

而其它的大多数土楼,如果没有办法挖掘出可活化的条件,或许就只能让它们寿终正寝了。
06土楼的未来会是怎样?

有的土楼会变个样子,换种方式继续存在。

在宅基地比较缺乏的村落,每一块宅基地都是村民生活的基础,将成了危房的土楼重新修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成了不少原住民的选择。

2022年东山洋心楼

上饶茂成楼的居民们更是齐心协力将土楼改成与苹果总部大楼同款的现代建筑。

2021年上饶茂成楼
有的土楼虽然不住人了,但大门之上的老爷庙和正对大门的宗祠功能还在,所以就只保留了这两个重要的区域,成了宗族活动的场所。

也有的土楼倒塌之后,成了村民活动中心,圆形的场地和象征性的大门楼,告诉后代这里曾经是他们前辈居住的土楼所在地。
2021年饶洋庆阳楼而不少土楼倒塌之后,或许将会隐入尘烟。07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他们大量倒塌的时候,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提高它们的曝光率,让它们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趁它们还在的时候,赶紧记录!


造册、出版

2005年的《饶平县志》中,收录了585座饶平土楼的基本数据,而现在长光伯能寻觅到踪迹的不到其中一半,也幸得有《饶平县志》的收录,我们才知道这些土楼曾经存在,但遗憾的是很多没有影像资料,或是错失了拍摄下它们容貌的时机。

2022年7月份《中国国家地理》刊登了由长光伯协助拍摄的《土楼潮汕派》让全国很多人惊呼这省尾国角中还有如此大量的土楼存在。

在日历的制作中,阿伯也多次使用了土楼内容

在近年《南方日报》等媒体的报道下,粤东土楼的关注度有了一定提高。

但这些远远不够,而且除饶平以外的粤东土楼,长光伯还没能找到它们的汇总资料,期望有一天,能有一本《粤东土楼大观》的出版。


照片、视频记录

自从无人机普及以来,利用无人机拍摄土楼成了不二的选择。也有更多人加入到用无人机记录土楼的行列中来。

现在拍摄的每一张土楼的照片,每一段土楼的视频,或许在不久之后,它就会成为难得的历史资料。



口述历史、生活记录
土楼,并非是冰冷的建筑物,这里曾经充满着烟火气,土楼中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务农、或做手工活。也有在土楼中十载寒窗而成了国之横梁的先贤。每座土楼中有着生动的故事。现在土楼中尚有少量原住民生活其中,记录他们在土楼中的生活也成了当务之急。

长光伯记录过固守在土楼中的酿酒人
点击图片观看也记录过留守土楼的竹艺人点击图片观看但还有很多生活在土楼中的故事急需我们去记录。


VR制作
因为VR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长光伯制作了大量的土楼VR

进入VR全景,你可以从天上到地下自由畅游


阿伯专门为饶北等土楼较多的地区制作了VR《一秒到饶北,饶北VR全景来了!》,而更多的则放到了《潮州天眼之》中。


进入潮州VR全景

三维建模
上面的记录都是二维或伪3D的,如果将这些土楼用3D模式记录下来,在未来的应用中它们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全息的信息记录、为今后修缮或重建提供最直接最全面的数据、三维模型的打印制作、元宇宙中的场景再现……

现在,3D建模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在缵美楼严重破损之际,长光伯也解锁了3D建模的技能,尝试让缵美楼有了全数码化的模式。

遗憾的是,在数年前缵美楼还比较完好的时候,长光伯还学会这样的技术。
而且,现在3D建模需投入的人力设备及资金比较大,长光伯还没有能力独自将数量这么庞大的粤东土楼一一建模。

保护、修复每一座土楼显然是不现实的做法,留给我们记录土楼的时间也不多了,抢救性记录土楼的任务迫在眉睫。

所幸的是关注土楼的人们越来越多,韩山师范学院也多次组织学生进行土楼文化的调研和记录
期待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人们,一起加入到抢救性记录土楼的行列中来,用最新的科技,让本该消失的土楼转化成一串串的数字信息,以另外一种形式永存。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粤东数百座土楼,只能让它们倒了?的古典文学, ,,, 您还可以浏览 成语大全 / 成语造句 / 成语故事 / 看图猜成语 / 三字成语 / 四字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 七字成语 / 八字成语 / 文化百科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古典文学

成语大全    www.guotie56.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